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汽车空间与城市交通拥堵

发布时间:2018-01-20 12:48

  本文关键词: 汽车空间 城市交通拥堵 公共空间 “推-拉”政策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可及性、公平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汽车空间是一个竞价空间、VIP空间,具有排他性、竞争性、等级性和严重的负外部性,是权力与资本合谋的结果。汽车空间并非一个公共空间。长期以来,我们视汽车空间为公共空间,对私家汽车的进入不加任何限制或者只给予弱限制,这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其他严重负外部性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推-拉"政策化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bstract]:Public space is public, open, accessible, fair, non-competitive and non-exclusive. Hierarchical and seriou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re the result of collusion between power and capital. Automobile space is not a public space. For a long time, we regard automobile space as public space. There are no or only weak restrictions on the entry of private car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other serious negative externalities. The "push-pull" policy should be adop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lb-017)
【分类号】:U491.265;D035.37
【正文快照】: 在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问题中,对于是否就交通拥堵收取拥堵费(包括停车场收一、公共空间与汽车空间费、拥堵费、拥堵税等)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有一个焦点,即:私家汽车空间是否本文的汽车空间是指私家汽车空间,并非简属于社会公共空间?认为不应该收费的人大多单地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准私家车时代的机动性霸权与空间失范[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陈竹;叶珉;;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3 王玲,王伟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4 汪丁丁;中国的汽车文明与中国人的汽车文化[J];读书;2003年08期

5 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3期

6 林晓珊;;城市、汽车与生活世界的空间重构[J];学术评论;2012年03期

7 邱书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J];建筑学报;2007年03期

8 龙元;;公共空间的理论思考[J];建筑学报;2009年S1期

9 R·詹金斯;姜云生;;工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制造业[J];经济资料译丛;1997年03期

10 张达文;中国的汽车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华凌;[N];科技日报;2003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计海庆;[N];文汇报;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华;;现代商业休闲步行街区的设计与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2 陈玲;王载波;;消费社会下旧城特色商业街区的整体改造探索——以南浦—凤溪特色商业街区项目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屠振宇;;隐私权概念何以必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苏全有;;论清末舆论放大现象的成因[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7 巫肇胜;;听证制度:一个妥协视角的公正命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王兆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洪贵;;农民工参与公共决策探析——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耀东;;技术向工程转化中媒体的社会责任[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懿杰;柳巧云;;古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及影响机制初探——以北京西郊韭园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袁奇峰;徐辰;;广州滨江东滨水空间的城市公共性分析与评价[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高山;;城市综合体概念辨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宋云;汪志雄;;基于发展转型视角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靳凤林;;古希腊城邦自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与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陈春萍;叶幸男;;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文明建设[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踪莉;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锋;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市民社会[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2 韩水法;政治哲学在中国[J];读书;2000年09期

3 潘海啸;中国城市机动性20年发展的回顾[J];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03期

4 胡小军;张希良;何建坤;;家庭汽车消费意向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经济;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蓉,杨昌鸣;城市高密度地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整治[J];中外建筑;2003年03期

2 李蕾,李红;聚落构成与公共空间营造[J];规划师;2004年09期

3 迈克尔·毛赞;16# 书吧[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4年09期

4 吕红医,李立敏,吕昀;场所的丧失与重构——下伏头村公共空间形态分析[J];新建筑;2004年06期

5 吴嘉振;;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嘉兴南湖1921国际俱乐部公共艺术课体验[J];建筑与文化;2005年08期

6 Kat;;最佳公共空间 芝加哥 千禧公园[J];房地产导刊;2005年07期

7 张颖川;关于公共空间的笔记[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07期

8 高静,程先斌;传统室外公共空间初探——以罗城古镇船形街为例[J];四川建筑;2005年04期

9 周红卫;人性化的空间——乌镇城镇公共空间特色分析[J];装饰;2005年01期

10 杨升田;对城镇公共空间雕塑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敏;陈鑫春;;消费主义视角下历史城镇公共空间发展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2 韩放;陈怡如;关本英太郎;;日本的市民媒体活动的实践以及公共空间构建的可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3 赵丽琴;袁煌;谭章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事故应急预案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周红卫;;人性化的空间——乌镇城镇公共空间特色分析[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军;李海凤;;失地农民社区公共空间形态的更新[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懿杰;柳巧云;;古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及影响机制初探——以北京西郊韭园村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屈爽;;城市Q空间[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8 王粟;;浅析城镇化过程中对小城镇公共空间的规划要求转变[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黄瓴;李翔;陈黄果;刘阳;;资产导向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民乐村社区发展规划为例[A];第二届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谭伟;刘博敏;;城市道路交叉口地区公共空间活力研究——以南京珠江路与太平北路交叉口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昆明市水库沿岸公共空间保护规定(草案)[N];昆明日报;2008年

2 北京记者 王隽;城市:延伸中的公共空间[N];经济观察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唐闻佳;公共空间,给生病的城市扎“针灸”[N];文汇报;2010年

4 孙连宇;给公众留下“公共空间”[N];沈阳日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记者 邹海涛;请给公共空间多留个阅报栏[N];黄石日报;2010年

6 刘涛 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民族关系与乡村公共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宁舒;让公共空间成为文化课堂[N];黑龙江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程思远;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空间[N];中华建筑报;2011年

9 吴树伦   ;塑造文明的公共空间[N];自贡日报;2012年

10 赵畅;清除污言秽语生存的公共空间[N];宁波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骏;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2 公伟;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小城镇公共空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

3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4 黄健文;旧城改造中公共空间的整合与营造[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长云;公众的声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市民社会与公共空间[D];厦门大学;2009年

6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勇;“广场”的兴盛与衰败[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徐海燕;高新区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饶三春;陕南汉中小城镇公共空间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静;城市回族社区更新改造中公共空间的建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陆俊才;村庄公共空间的适应性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谢珊珊;新都市主义社区公共空间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理;峡景公共空间系统——山地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赵云飞;创意产业园区公共空间整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冷欣;数字环境下公共空间及相关行为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麻静;空间的角逐[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448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48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