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大断面隧道断层涌水、涌泥处治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 客运专线 大断面隧道 涌水、涌泥 超前帷幕注浆 效果检验 高位泄水洞 出处:《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某山区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韧性剪切带夹泥化夹层,岩体软弱破碎,泥化夹层呈软塑状,地下水丰富,造成掌子面涌水、涌泥,危及施工安全。为有效加固软弱泥化夹层段落,保证隧道安全、稳定、快速的施工通过,结合施工期间的涌水、涌泥概况及成因分析,对超前帷幕注浆和周边水平旋喷桩进行比较后,最终采用了"正面封堵、高位截排"的综合处理原则,即掌子面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加固,并通过分析法、检查孔法对注浆加固进行效果检验,同时在线路一侧设置一处高位泄水洞引排水。采取以上处理方案后,可以满足该段落安全稳定的开挖要求,取得了较好效果。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ailway tunnel of a mountai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the ductile shear zone with muddy intercalation is encountered, the rock mass is weak and broken, the muddy intercalation is soft plastic, and the groundwater is abundant, which results in water gushing and mud gushing on the face of the palm. Endang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soft muddy interlayer sections, ensure tunnel safety, stability, rapid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water gushing, mud gushing general situation and cause analysis, Afte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dvanced curtain grouting and the surrounding horizontal rotary grouting pil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front sealing, high cutting and discharging" is adopted, that is, the front curtain grouting is used to reinforce the face of the face,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he method of checking holes is used to check the effect of grouting reinforcement and a high level drainage tunnel is set up on one side of the line. After adopting the above treatment scheme, the safe and stable excav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ection can be satisfied,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55.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德平,刘培庆,吴世友,李维高;模喷技术在北京鹰山特大断面隧道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5年03期
2 邹绍明;用瓶塞法处理大断面隧道通天冒顶事故[J];建井技术;2003年02期
3 娄振光;大断面隧道工程补充单价分析编制方法的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4年02期
4 庞继高;建筑物下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及开挖模拟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3期
5 张立明;喀斯特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的施工[J];铁道建筑;2004年10期
6 龙红春;;破碎软弱岩层中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2006年02期
7 高军;;侧洞法修建大断面隧道施工变形分析[J];隧道建设;2007年02期
8 李嘉;唐雨春;徐松;;大断面隧道建设的若干问题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3期
9 王元荪;;小断面突变至大断面隧道快速施工方法[J];隧道建设;2009年01期
10 曲海锋;;扁平特大断面隧道修筑及研究概述[J];隧道建设;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全江;常利武;刘志强;;导硐台阶联合法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探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5年
2 刁志刚;李春剑;;大断面隧道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施工方法研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本国;张志强;阚呈;曹苏亚;;基于拱效应的软岩大断面隧道锚杆作用效应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李志刚;丁文其;王晓形;谢东武;;特大断面隧道核心土优化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利平;李术才;赵勇;王汉鹏;刘钦;原小帅;赵岩;张骞;;超大断面隧道极软弱破碎围岩空间变形机理与荷载释放演化规律[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焦苍;罗琼;孙兆远;李波;刘建平;何剑;;客运专线超大断面隧道不同工法引起围岩变形机理分析[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蒋树屏;黄伦海;胡学兵;;城市快速干道八车道超大断面隧道的设计与研究[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林从谋;陈建洪;黄志波;黄金山;;特大断面隧道多步序施工工法试验及围岩变形[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李兆平;黄庆华;;受暗挖大断面隧道施工影响的房屋基础加固措施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礼彪;;近接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对策探讨[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贾税评 张丹 王芬;中铁一局建成我国铁路客专最大断面隧道[N];陕西日报;2009年
2 王新林;攻关大断面隧道施工关键技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3 王新林;安徽理工大学一科研成果国内领先[N];中煤地质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杨斌;走进大山·处处都是神来之笔[N];中国交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春;深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性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严宗雪;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应力路径与空间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姚海波;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构筑物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5年
4 张敏;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零”进洞工法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全全;浅埋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特性与施工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阳敏;杭州软土地区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对地层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关海丽;黄土区浅埋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郭成龙;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优化及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健;软弱地层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朱永泽;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陈真才;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结构稳定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8 周翔;新建大断面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其对既有隧道安全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9 杨生伟;板岩地层客运专线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10 刘秀敏;软岩大断面隧道锚杆的优化设置[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3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03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