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尾流振子模型的桥梁节段至实桥涡激共振振幅转换关系
本文关键词: 涡激振动 尾流振子模型 节段模型 实桥 振幅转换 出处:《工程力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该文基于一种用于涡振模拟的两自由度经验模型(尾流振子模型)推导了桥梁节段至实桥涡振振幅转换关系。首先介绍了尾流振子模型的形式及其特点,其次从展向全相关及展向不完全相关两方面推导了节段至实桥涡振振幅转换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桥梁对上述过程进行了算例验证,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当不考虑涡激力展向相关性影响时,节段至实桥涡振振幅只与结构振型函数有关,尾流振子模型得到的转换关系与传统经验非线性模型得到的转换关系相同;当考虑涡激力展向相关性时,计算得到的实桥涡振振幅可能小于节段模型结果,涡激力展向全相关条件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接近。因此,当缺少精确的涡激力展向相干函数时,假定涡激力展向全相关计算得到的实桥涡振振幅可能更为可靠。
[Abstract]:Based on an empirical model of two degrees of freedom (wake oscillator model) used in vortex vibration simulation, this paper de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vortex vibration of bridge segment and that of real bridge. Firstly,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ke oscillator model are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amplitudes conversion relation of vortex vibration from segmental to real bridge is deduc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full correlation and incomplete correlation. Finally, th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o verify the above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in the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vortex vibration is only related to the vibration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when the spanned correlation of vortex-induced forces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The conversion relation obtained by wake oscillator model is the same as that obtained by traditional empirical nonlinear model, and the calculated amplitude of vortex vibration of real bridge may be smaller than that of segmental model when the spanned correlation of vortex-induced forces is consider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loser to the measured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ll correlation of vortex-induced forces. Therefore, in the absence of an accurate spanned coherent function of vortex-induced force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amplitude of vortex-vibration obtained by the full-correlation calculation of spanned vortex-induced forces may be more reliable.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0363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23013)
【分类号】:U4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镜明;桥梁节段模型测力试验的模型支撑形式问题[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2年02期
2 叶梅新;胡文军;陈佳;;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桁拱部分节段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8年03期
3 吴立波;苏涛;;承德三纬路跨滦河特大桥主塔节段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21期
4 李会知,刘占臣,吴义章,郑冰;桥梁节段模型风力试验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朱乐东;桥梁涡激共振试验节段模型质量系统模拟与振幅修正方法[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6 周绪红,狄谨,戴公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节段模型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7 张晓旭;陈力奋;宋汉文;;桥梁节段模型实验的组合正弦激励方法[J];振动与冲击;2009年12期
8 许宏兵;张亮亮;;某跨海大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9 朱乐东,,项海帆;桥梁颤振节段模型质量系统模拟[J];结构工程师;1995年04期
10 刘占臣,李会知,李阳,李思堂;桥梁节段模型动力试验中刚度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锦忠;徐建英;;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技术研讨[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欣;;节段模型自由气弹振动瞬时频率和瞬时阻尼辨识方法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朱乐东;;桥梁涡振试验节段模型质量设计及响应换算[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廖海黎;李明水;何向东;;斜拉索节段模型风雨振动风洞试验技术研究[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泉顺;张鹏飞;朱乐东;;现代柔性桥梁结构的节段模型设计新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李立峰;陈明宪;胡建华;邵旭东;;茅草街大桥主拱圈节段模型试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梁志雄;邱文珊;许志豪;;\ 昂船洲大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所采用的模型的一些观察[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政清;牛华伟;禹见达;;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三自由度悬挂系统[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青;朱乐东;郭震山;;节段模型静风附加攻角对颤振性能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何向东;廖海黎;李明水;奚绍中;;斜拉索风雨振动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宇虹;大跨径索桥覆冰型式及气动力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侯赛因·阿里·阿卜阿拉·哈迪;大跨斜拉桥节段模型试验气动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胡文军;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高斐;典型断面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成尚锋;钢管混凝土拱肋受力性能及节段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陈谨林;基于浮框式三节段模型的矩形断面涡激力参数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李昌春;某斜拉桥的静动态风荷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9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2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