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纤维沥青混凝土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8 07:05

  本文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纤维沥青混凝土 弯曲性能 小梁弯曲试验 纤维含量特征参数 出处:《公路》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小梁弯曲试验,分析温度、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对沥青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纤维含量特征参数影响的纤维沥青混凝土弯曲试验参数计算模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纤维含量特征参数能综合反映纤维体积率和长径比对沥青混凝土弯曲性能的影响。文中试验范围内,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最佳纤维体积率、长径比和纤维含量特征参数分别为0.35%、324和1.13。
[Abstract]:Based on the bending test of polyester fiber asphalt concrete trabecula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fiber volume ratio and aspect ratio on the flexur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concrete are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flexural test parameters of fiber asphalt concrete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fiber conte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 that the fiber conte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can reflect the fiber volume ratio and aspect ratio comprehensively. Effects of green concrete on flexural properties. The optimum fiber volume ratio, aspect ratio and fiber conte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polyester fiber asphalt concrete are 0.35 and 1.13,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6B580003 河南省许昌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高新项目,批准序号3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黄晓明;;基于三维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断裂过程模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2 尹应梅;张肖宁;邹桂莲;;基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3 陈宇;姜彤;黄志全;付文斌;;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2010年07期

4 张美坤;黄晓明;任永刚;;采用弯曲应变能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5 王巨创;;纤维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6期

6 彭勇;孙立军;石永久;黄志义;;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的影响因素[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7 马翔;倪富健;顾兴宇;沈恒;;聚脂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1期

8 Aysar NAJD,郑传超,郭进英;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断裂性能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武贤慧,张登良;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低温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10 姜舰,潘洪祥,王兵;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朝辉;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波;陈兴;吕岩松;杨露;詹永祥;;软弱岩土挖方段公路路基换填深度研究[J];公路;2017年07期

2 詹永祥;龙小波;姚海林;张静波;陈羽;;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软岩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3 张静波;吕岩松;詹永祥;何荷;;贵州省重载高速公路软岩路堤填料分级标准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4 曹海莹;刘云飞;任晓军;李雨浓;;交通荷载作用下上覆硬壳层软土地基动力响应特征[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张子月;王云广;张志杰;冯婷婷;;高速公路动荷载对塌陷区的扰动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01期

6 刘飞;姚燕雅;戴大方;胡媛媛;;路基土的力学性状试验研究与分析[J];土工基础;2014年06期

7 元亚菲;邓喀中;刘辉;陈炳乾;;高等级公路采动破坏特征及治理措施[J];煤矿安全;2014年06期

8 毛爱民;吴立坚;;关于现行规范路基设计指标的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年02期

9 卢正;姚海林;胡梦玲;陈平;;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路基临界高度与湿度关系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1期

10 张全文;;公路桥梁工程中路基与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3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正;姚海林;胡梦玲;王长柏;;基于传递-反射矩阵法的层状公路结构动力响应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12期

2 卢正;姚海林;吴万平;杨洋;骆行文;;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分析及动变形设计方法[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3 卢正;姚海林;骆行文;胡梦玲;;公路交通荷载作用下分层地基的三维动响应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10期

4 姚海林;卢正;罗海宁;杨洋;;交通荷载作用下Kelvin地基上不平整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5 李永强;姜龙;;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堤最小设计高度的计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田洪文;孟雷;;公路路基设计高度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7 边学成;陈云敏;;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分层地基响应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建明;章金钊;刘永智;;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路堤高度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5期

9 刘伟伟;马培建;黄子春;王光程;;沙漠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2期

10 杨树荣;拱祥生;黄伟庆;林宏达;;非饱和粘性路基土回弹模量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雄;李亮;胡敢峰;;纤维沥青混凝土低温开裂的分形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鲁华英,陈小丽,郭彦章,马朝庆,张杨;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作用及机理[J];中外公路;2004年04期

3 张乐飞;金跃成;;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探讨[J];公路;2005年12期

4 刘志琼;;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5 郭乃胜;赵颖华;;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6 马朝庆;;浅述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作用及机理[J];山西建筑;2007年33期

7 刘明;于洋;;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研究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4期

8 何延刚;;纤维沥青混凝土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0年01期

9 史建方;;利用面积法计算加纤维沥青混凝土沥青增量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10 康战勋;;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J];河南科技;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国雄;谭春霞;胡敢峰;王涛;;纤维沥青混凝土低温开裂的分形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郭乃胜;张洪涛;赵颖华;;纤维沥青混凝土等效模量的探讨[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马琳;齐彦锁;;加强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及其路用性能的改善[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4 周振同;;纤维沥青混凝土在桥面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桂香;;纤维沥青混凝土试验及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6 潘旭辉;;纤维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起森;王辉;;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与工程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陆耀忠;郑竞友;;钱江二桥桥面修复的理论与实践[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春水;纤维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计算方法[D];郑州大学;2014年

2 郭乃胜;聚酯纤维沥青混凝土的静动态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3 高春妹;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与增强机理微观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纤维沥青混凝土加筋稳定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彭珊;冲击荷载作用下纤维沥青混凝土动力性能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侯金成;纤维沥青混凝土粘弹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胡敢峰;纤维沥青混凝土改性机理的分形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松;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孙森;钢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吕金永;剑麻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8 崔志波;AS纤维沥青混凝土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9 傅吉民;SAC纤维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陈华鑫;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46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46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