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03 12:13

  本文选题:装配式梁桥 切入点:空心板桥 出处:《桥梁建设》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装配式空心板桥由于铰缝损伤而出现"单板受力"问题,为增强梁板间的横向连接,提出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以寿昌江二号桥(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为背景,简述该技术在该桥中的应用。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沿梁底铰缝两侧设置剪力键,纵向锚贴U形钢板,并在U形钢板和铰缝间灌注高强自密实灌浆料。为检验加固效果,对该桥第2跨进行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该桥跨中应变平均降低20%,挠度平均降低25%以上,桥梁的刚度有所提升;加固后1号板的横向分布系数增大,1号与2号梁板间的铰缝损伤得到修复。实践证明,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可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联系,能有效解决"单板受力"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ransverse connection between beams and slabs, the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steel and concrete i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ransverse connection between beams and plates. Taking Shouchang River No.2 Bridge (prestressing simply supported hollow slab bridge) as the backgrou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is bridge is briefly described. SRC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is to install shear keys along the sides of the bottom hinge joint of the beam, and the longitudinal anchor is attached to the U-shaped steel plate. In order to test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the static load test of the second span of the bridge before and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in in the middle of the bridge is reduced by 20%, and the deflection is reduced more than 25%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The stiffness of the bridge has been improved,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the No. 1 slab has been increased, and the joint damage between beam No. 1 and beam No. 2 has been repaired. It has been proved by practice that the combined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steel and concrete can enhance the transver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in beams.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veneer force" problem.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5E080003) 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13H29-1)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01017738)~~
【分类号】:U44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银辉;罗征;周怀治;何伟南;;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板梁桥铰缝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9期

2 杨永清;严猛;李晓斌;夏招广;龙宇;;聚合物改性混凝土加固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及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14年06期

3 黄伟;林静;汪涛;刘海宝;;碳纤维加固PC空心板简支梁桥应用研究[J];世界桥梁;2014年04期

4 聂瑞锋;石雪飞;阮欣;耿少波;;在役多车道空心板梁桥弯矩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研究[J];桥梁建设;2014年02期

5 李向民;张富文;许清风;;粘贴不同FRP布加固预制空心板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6 康省桢;王复明;;基于单板承载的钢纤维混凝土铺装结构工作性能试验分析[J];桥梁建设;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红静;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加固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张艳;桥面铺装叠合层加固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辉;徐岳;郑求才;邵国涛;;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空心板桥中的应用[J];桥梁建设;2017年01期

2 詹建辉;彭晓彬;;大跨度组合梁斜拉桥结构设计方案研究[J];桥梁建设;2016年04期

3 柯红军;马伟;;RPC-正交异性组合桥面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年04期

4 闫卫红;付立军;赵军;;高性能灌浆料维修空心板桥铰缝的足尺试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4期

5 罗征;王银辉;袁伟东;胡晓佳;;SRC组合加固铰缝疲劳性能试验[J];工程力学;2016年S1期

6 王安辉;张衡;吴炫;;板梁桥铰缝混凝土材料优化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年04期

7 尚守平;张照;;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加固整体化预制空心板的抗剪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6年03期

8 刘志华;;预加力对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刚度效应的影响分析[J];世界桥梁;2016年01期

9 尚守平;王智;;HPFL加固预制空心板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10 文学章;王智;尚守平;;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加固预制空心板抗弯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J];工业建筑;201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相宏;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效应分析及加固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杨晶晶;空心板梁桥实用加固技术及处置决策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宋宇锋;既有空心板梁桥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冯海龙;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病害处置对策及加固效果试验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赵涛;简支宽桥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6 赵文龙;施加横向预应力的装配式空心板桥力学性能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7 郑洋;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连接方式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刘科峰;PC箱梁桥预应力空间效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黄宁;装配式改整体式空心板桥纵向裂缝机理及加固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郑熙龙;粘钢及桥面加铺的加固T梁桥效果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悦驰;吴庆雄;陈宝春;;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2 王渠;吴庆雄;陈宝春;;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3 聂瑞锋;石雪飞;阮欣;耿少波;;在役多车道空心板梁桥弯矩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研究[J];桥梁建设;2014年02期

4 王剑琳;刘贵位;叶李水;;利用MPC复合材料进行空心板梁桥加固的应用技术研究[J];公路;2013年08期

5 张荣利;;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东莞北特大桥维修与加固[J];世界桥梁;2013年04期

6 朱红兵;余志武;姜天华;;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疲劳损伤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13年03期

7 叶见曙;刘九生;俞博;付一小;;空心板混凝土铰缝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8 项贻强;邢骋;邵林海;邢渊;赵铁勇;;横向加固空心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2期

9 陈记豪;赵顺波;姚继涛;;既有预应力空心板桥加宽设计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J];工程力学;2012年09期

10 韩重庆;许清风;李向民;全威;张富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受火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相东;空心板铰接形式的对比分析及其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2 张艳;桥面铺装叠合层加固空心板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董海航;装配式板桥铰缝受力机理与耐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陈闯;空心板桥铰缝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于长久;空心板简支梁桥横向铰接缝病害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郝国强;考虑铺装层叠合效应简支板梁桥力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继新;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受力性能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8 汤尚明;叠合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承载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尹江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支座与铰缝损伤的数值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10 来猛刚;基于横向分布的带损伤梁式桥结构体系可靠度评估[D];长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薇;吕令毅;崔开荣;;钢-混凝土复合防护板耐冲击性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8年11期

2 高轩能;陈明华;王进;;薄壁槽型钢-混凝土梁在标准火灾下的温升特性[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韩根伟;唐如意;;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边界条件探析[J];四川建筑;2009年01期

4 代翠兰;欧亦盛;;80m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施工组织方案[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2期

5 Federico M.Mazzolani;徐茂禄;;钢-混凝土组合大楼的抗震体系[J];世界地震工程;1987年02期

6 黄政宇;周伟刚;李瑜;;超声反射法单面检测钢-混凝土粘结界面质量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7 常玉珍;王玲玲;吴敏哲;;钢-混凝土组合肋壳双重非线性稳定[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赵文强;段树金;;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自振特性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林振杨;张勇;;基于有限单元法的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的优化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梁会东;赵人达;;混合梁钢-混凝土接头挠度试验与理论分析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聘儒;吴振声;;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设计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许嘉;段树金;;钢-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梁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姚泽良;党发宁;白国良;;电厂钢-混凝土结构局部沉降有限元分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4 周履;;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钢-混凝土结合梁的内力重分配[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5 刘锡良;韩庆华;张敬宇;;多层轻型钢-混凝土组合房屋的结构设计与耐火保护[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6 王增春;滕锦光;董石麟;何艳丽;;钢-混凝土组合拱承载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7 杨璐;石永久;王元清;;钢-混凝土组合扁梁整体楼盖承载性能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元清;杨璐;石永久;施刚;;钢-混凝土组合扁梁的承载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6年

9 聂建国;李四平;陈戈;周建军;;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空间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建军;王本淼;杨承`,

本文编号:1560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60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