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山岭隧道洞门段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及震害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4 14:15

  本文选题:山岭隧道 切入点:强震 出处:《中外公路》2017年02期


【摘要】:以汶川地震中遭遇严重破坏的烧火坪隧道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洞门浅埋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同时,为真实反映岩土体及混凝土衬砌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屈服变形及损伤破坏过程,在数值计算中引入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及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衬砌应力响应及结构损伤破坏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与现场震害模式进行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洞门浅埋区域主要以拱腰及拱肩区域的受拉破坏为主,结构稳定性及破坏主要受第一个地震动峰值段控制;破坏程度随着隧道纵深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并在距离洞口约40 m处趋于稳定;隧道拱腰两侧围岩屈服破坏导致刚度降低是造成衬砌拱腰应力增大及破坏的主要原因。
[Abstract]:The fire Ping tunnel badly damaged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s the backgrou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model of shallow buried tunnel portal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At the same time, yield deformation and damage process reflect the rock mass and concrete lining structur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the introduction of Drucker-Prager in numerical calculation yield criterion an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of concret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lining damage stress response and structural dam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earthquake damage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nnel shallow region mainly in the arch waist and arch shoulder area tensile failur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failur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first peak ground control segment; the extent of damag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pth of the tunnel, and in the distance about 40 m tends to be stabl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tress increase and damage of the lining arch waist is the yield fail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 arch.

【作者单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交通学院;
【分类号】:U45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顺;;浅议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J];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2 汪珂;;浅谈隧道洞门设计现状和展望[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1期

3 曾自愚,张焱,张向民,徐志胜;茅田冲2号隧道洞门安全与质量事故的分析及整治方案[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高新强,仇文革,张会斌;一种特殊型式公路隧道洞门的设计[J];公路;2002年07期

5 严松宏,高波,周佳媚;铁路隧道洞门可靠度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6 柏松平;李德宏;;山区公路隧道洞门美学效果设计[J];公路隧道;2005年02期

7 郑余朝;仇文革;张俊儒;;正削式隧道洞门结构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1期

8 刘燕;;黄塔(桃)高速公路隧道洞门景观设计[J];中外公路;2010年02期

9 韩剑;;模糊评价法在公路隧道洞门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8期

10 赵鹏飞;雷婉南;;隧道洞门安装检测新方法[J];工程勘察;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仇文革;章慧健;;论客运专线隧道洞门及洞口景观设计[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树锋;仇文革;;斜切式铁路隧道洞门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俊儒;仇文革;高新强;;新型铁路隧道洞门受力特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佳媚;隧道洞门结构土压力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鹏昆;公路隧道洞门形式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刘飞;基于环境保护的隧道洞门选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雷;京沪高铁隧道洞门对隧道空气动力效应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胡瑶瑶;隧道洞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8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58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