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抗震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5 03:36

  本文选题:城市轨道交通 切入点:桥梁 出处:《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5期


【摘要】:以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实例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规范,根据能量转换原理对轨道交通桥梁抗震设计进行研究。结论为:减小结构体系刚度和加大能量输出是降低结构地震动响应的有效方法。通过控制结构尺寸、设置塑性铰和减隔震支座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结构体系刚度;通过设置防震挡块,高阻尼支座等能够加大能量输出。实际震害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计算无法得到结构响应的精确值,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征难以把握。根据桥梁破坏机理,通过概念设计才是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首选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ign exampl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combined with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nversion, the aseismic design of rail transit bridge is studie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reducing the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energy output are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The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by setting plastic hinge and isolation support, and the energy output can be increased by setting the shock proof block and the high damping bearing, etc. The actual earthquake damage shows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rare earthquake, the energy output can be in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bridge, the conceptual design is the first choice to achie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goal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rare earthquake, because the exact value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an not be obtained by seismic calcu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e are difficult to grasp.
【作者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逸松;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对我国发展轨道交通的启示[J];铁道通信信号;2000年01期

2 张曙;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J];湖南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3 ;周干峙院士谈城市轨道交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4 钱永昌;成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意义和任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5 ;沈阳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J];铁道车辆;2000年02期

6 周庆瑞 ,郑晓薇;东南亚城市轨道交通考察随记[J];地铁与轻轨;2000年03期

7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年03期

8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年总目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年04期

9 余乐 ,白雁;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在京成立[J];地铁与轻轨;2001年01期

10 齐兵,徐鸿滨;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直流短路试验[J];电气化铁道;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汇总表[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2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志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体会议在上海召开[A];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新发展——《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志宏;;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第十八届地铁学术交流会)主题报告汇编[C];2007年

6 杨军;;基于同城对接的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研究——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杨远舟;贾文峥;刘超;江玉林;毛保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评估现状及对策建议[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铁夫;;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做出努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9 黄圼;;前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专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立辉;城市轨道交通 2000亿蛋糕谁来分食[N];中国证券报;2002年

2 王常珂;我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国产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本报记者 宋金萍 仲崇山 本报通讯员 章小奇;聚焦城市轨道交通[N];新华日报;2002年

4 ;我国投资1300亿建城市轨道交通[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投资城市轨道交通重在科学规划[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张飞雪;轨道交通将行成网络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7 记者 邓华宁;我将投入约1700亿元建城市轨道[N];人民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稳步推进[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记者 王虹航 通讯员 黄波;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N];中国建设报;2009年

10 记者 刘战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业持续走高[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阳;城市轨道交通信息融合与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程婕;城市轨道网络化交通运输组织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唐海川;城市轨道交通多列车运行节能优化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康柳江;城市轨道交通末班列车运行计划协同组织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吴珂琪;城市轨道交通定价及补贴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李涛;基于耗散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司机胜任素质熵变机理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吴奇兵;城市轨道交通车厢合理立席密度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8 袁朋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脆弱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郭建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调控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王智鹏;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瓶颈识别与能力加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惠华;网络形态分层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治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刘继龙;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海丹;城市轨道交通公益性度量及其效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孟川舒;城市轨道交通一票通清分问题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张国武;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走行特性分析及建模[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6 时晓伟;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邓东德;重庆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效应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李一林;基于出行调查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和居住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李冰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裴超志;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仿真软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61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61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