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水力式升船机流量控制阀门比选
本文选题:水力式升船机 切入点:流量控制阀门 出处:《水运工程》2017年12期
【摘要】:水力式升船机通过控制水流实现对升船机运行特性的控制,流量控制阀是水力式升船机的重要控制设备。结合景洪水力式升船机的水力学特性,比较了蝶阀、球阀及活塞阀的抗气蚀性能及过流能力,通过比较选择活塞阀作为流量控制阀。根据水力式升船机上下游对接精度要求高、空中运行要求快的特点,对流量控制阀的多种组合方案进行比选,创新提出了主辅阀门控制方案,辅阀小流量主要负责上下游对接,主阀大流量主要负责升船机空中运行,最终确定1台E型活塞阀为主阀、2台SZ型活塞阀为辅阀的阀门组合设计方案。景洪水力式升船机已正式投入试运行,流量控制阀设计方案经受了工程实际检验,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Abstract]:The flow control valve is the important control equipment of hydraulic ship lift. Combined with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Jinghong hydraulic ship lift, the butterfly valve is compared. The anti-cavitation performance and overflow ability of ball valve and piston valve are compared and selected as flow control valv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docking precision and fast air running requirement of hydraulic ship lift, By comparing and selecting various combination schemes of flow control valve, the main and auxiliary valve control schemes are innovated. The small flow rate of auxiliary valv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docking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and the large flow rate of main valv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air operation of ship lift. Finally, one E piston valve is determined as the main valve and two SZ piston valves as auxiliary valves. The Jinghong hydraulic ship lift has been formally put into trial operation, and the flow control valve design scheme has been test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U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岩滩升船机总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J];水力发电;2001年05期
2 骆世钟;三峡升船机不宜缓建[J];中国水运;2001年10期
3 孙精石,周华兴,赵德志,李金合;关于升船机的调查研究[J];水道港口;2001年03期
4 ;世界上第一台旋转升船机[J];水利科技;2001年S1期
5 骆世钟;升船机是航运和发电的共同需要[J];水运管理;2001年10期
6 ;信息博览[J];江苏水利;2001年06期
7 谢兵兵,王晨,肖威;升船机主提升电力拖动系统研究与设计(二)[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08期
8 王仁龙;桂林市木龙湖升船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0期
9 张伯艳,刘云贺,刘克平,李德玉;向家坝升船机的抗震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4期
10 廖乐康,于庆奎,黄发涛;清江隔河岩升船机主提升机安全制动系统设计[J];人民长江;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杰;唐澍;;三峡升船机运动仿真与可视化模拟[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庆奎;;液压技术在现代升船机工程上的应用[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于庆奎;方晓敏;;隔河岩升船机船厢对接锁锭装置设计研究[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4 孙小明;;升船机卷扬提升系统中减速器齿侧间隙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宋一乐;李正农;孟吉复;龚义斌;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李正农;宋一乐;龚义斌;孟吉复;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抗震可靠度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7 宫必宁;;景洪水电站升船机塔楼结构动力分析[A];华东五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8 田力;黄应军;;三峡工程升船机高边坡预锚施工与监测成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任宝良;;三峡升船机风环境与表面风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10 张树君;;水口升船机主提升拖动系统直流调速控制技术浅析[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新中;三峡升船机设计通过审查[N];湖北日报;2007年
2 刘敏邋金锋;三峡升船机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N];中国水运报;2007年
3 记者 小明邋杨麟 通讯员 刘敏 金锋;三峡升船机开工建设[N];湖北日报;2007年
4 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郭铁军 彭业华;三峡升船机主体工程在宜昌签约兴建[N];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小明邋特约记者 陈鉴;葛洲坝承建世界最大升船机工程[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朝晖 乔地;全球首套新型水力式升船机通过工厂试车验收[N];科技日报;2010年
7 孙文涛;七○九所完成三峡升船机监控系统电气设计[N];中国船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郭立琦 特约通讯员 高宜强 刘焕;葛洲坝集团攻克世界最大升船机难关[N];中国能源报;2012年
9 吴笛 唐泽林 刘应;三峡升船机水域监管系统明年开建[N];中国交通报;2013年
10 向俊松 侯国佼;三峡升船机航运调度系统开建[N];中国水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钮新强;三峡升船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高建勇;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武滢;大型升船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建模[D];东北大学;2012年
4 李海涛;三峡升船机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涂建维;MR阻尼器的研究及其在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上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三峡升船机传动系统虚拟样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红兵;升船机主拖动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周耀;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智能控制及螺栓节点刚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郑朝印;升船机监控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陈莉;升船机结构振动逻辑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邓小山;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杨志勇;全平衡重垂直升船机特殊情况的动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震;垂直升船机船舶进出船厢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曾非凡;三峡升船机与船闸联合调度闸室编排算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10 赵涛涛;三峡升船机组件制造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663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6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