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中的沿程阻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1:25

  本文选题:管道输送 切入点:两相流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浆体管道沿程阻力特性是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复合粒径、不同浓度和流速下浆体管道输送中的流态,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理论探讨。建立了固液两相流管道输送中的阻力特性和运动机理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较好的实用性。本文首先在固液两相流研究的一般概念的基础之上,研究固体颗粒和液相流体在管道当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颗粒与浆体的相对运行,建立浆体管道输送的基本参数模型。同时,探究固液两相流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分析固液两相流的流速分布和流体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分布。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工作。针对浆体管道输送中摩阻损失的确定方法,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现有模型在高浓度与高流速运行区域误差较大的问题,加入了固体颗粒的浓度分布参数,从而建立更加符合工程技术需要的新的沿程阻力计算模型。在上述研究当中提出的新的沿程阻力模型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试验验证的方法,进行了铁精矿浆体的环管实验,对试验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比对,结果显示基于浓度分布的沿程阻力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Abstract]:Th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along the slurry pipeline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slurr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flow state in the slurr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nd velocity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h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on mechanism model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solid particles and liquid fluids in pipeline are studied. The relative operation of particle and slurry is analyzed, and the basic parameter model of slurr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i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in pipeline are studied.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fluid are analyzed. As the basis of further study,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friction loss in slurry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solid particles are ad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rge errors in the high concentration and high velocity operation regions of the existing models. Therefore, a new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resistance along the course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ew model of the resistance along the road proposed i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annular tube experiment of iron concentrate slurry is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in this paper.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resistance along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云;我国将大力发展天然气远距离管道输送[J];能源工程;1999年03期

2 李贵兵;张新英;;长距离浆体输送管道突发事故的处理[J];矿山机械;2008年18期

3 姜圣才;成秉任;温春莲;;浆体管道输送技术在冶金矿山的应用前景[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1年02期

4 郑振宏 ,匡裕复;液化气体的管道输送[J];深冷简报;1965年02期

5 万景隆;从生产实践看管道供气的经济意义[J];深冷技术;1990年02期

6 全炳欣;李永业;;型料管道输送研究概述[J];山西水利;2007年02期

7 李飞;孙西欢;李永业;;囊体管道输送研究进展[J];山西水利;2012年05期

8 苑智;;管道输送铁精矿原理及工艺流程[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宋天成;第二届全国浆体管道输送情报网会议召开[J];泥沙研究;1988年03期

10 夏德宏,,汪浩,王世均,高仲龙;高粘度流体的低阻力管道输送原理[J];钢铁;199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冬野;;如何建立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控制体系[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熊正明;孙业志;;管道输送物料振动减阻力学机理的探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徐艳兵;;高压长距离铁精矿浆输送管道在不停输条件下安全平移或下卧的方法[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愉;;砂浆管道输送尾砂型料的构思与设计[A];面向21世纪迎接物料搬运技术新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闵希华;井一平;孙建刚;路民旭;白真权;;含缺陷管道补强修复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分析[A];第二届石油石化工业用材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吕德东;;浅谈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与检测[A];山东石油学会第三届腐蚀与防护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文亮;;浆体管道输送的发展及输送的工艺设计[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孙西欢;李永业;;管道车在有压管道中运动的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晓军;宋德琦;王进;陈敬民;;西气东输克拉2气田外输管道盐水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淼;孟国营;李建国;巩长勇;景武;徐希康;陈崇亮;梁冬青;梁道广;郑珍修;王凤寅;赵学义;段瑞玲;;环保节能煤泥输送新技术一煤泥管道输送系统与装备[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兆光 特约记者 胡智磊;2004:铸起管道新盾牌[N];中国石油报;2004年

2 田龙 白登祯 汪增彬;鄯乌管道实现零隐患运行[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立岩 通讯员 欧阳平;让中国管道建设更加精彩[N];石油管道报;2006年

4 ;让人才成为管道科技进步的基石[N];石油管道报;2006年

5 管道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刘磊;坚持依靠科技进步 建设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专业化管道公司[N];石油管道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孙兆光;管道公司围绕生产管理关键技术攻关[N];石油管道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周靖华 冯金成 记者 李松鹤;中哈管道实现全线运营[N];石油管道报;2006年

8 记者 杨晓娟;库鄯管道改造工程方案设计通过评审[N];石油管道报;2006年

9 记者 孙兆光邋通讯员 于永泉 汪增彬;为了跨国管道的畅通[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晓娟;国际展台秀精彩[N];石油管道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严飞;海底腐蚀管道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曹斌;复杂条件下颗粒物料管道水力输送机理试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善春;管道气体泄漏的声源与声发射信号特性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4 孟凡勇;基于OFDR技术的管道防破坏预警系统设计与信号分析处理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俊;基于ZigBee与MEMS的管道位移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梦诗;胜利油田气态CO_2管道输送瞬变特性及安全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陈童;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4 王文双;不同相态下CO_2管道输送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饶晓龙;埋地金属管道被动式弱磁检测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6 寇子超;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中的沿程阻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樊建伟;煤锭管道输送的力学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8 赵轲;煤锭管道输送的力学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刘玲;ZSJ安装工程招标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杨超;金属矿山尾矿高浓度管道输送技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9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9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