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损伤模型

发布时间:2018-03-31 14:26

  本文选题:高速铁路 切入点:隧道基底 出处:《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基于热力学原理与能量耗散原理,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拉—压—拉—压"反复受力特点,定义双标量损伤变量,引入硬化函数,建立混凝土受拉、受压条件下基于修正弹塑性亥姆霍兹自由能的随机损伤本构模型。在有效应力空间,根据塑性力学正交法则推导损伤变量的演化法则;在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求解的基础上,建立"弹性预测—塑性修正—损伤修正"数值分析算法,并进行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对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的求解。通过与混凝土单轴拉伸、单轴压缩室内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随机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该模型既可在均值意义上反映混凝土受拉、受压的应力—应变关系,也可以在概率意义上模拟其离散范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混凝土受力行为的非线性与随机性;可用于计算分析隧道基底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演化规律及损伤疲劳寿命。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rmodynamic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the double scalar damage variable is defined, and the hardening function i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the tension of concrete.A stoch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modified elastoplastic Helmholtz free energy under compression condition.In the effective stress space, the evolution rule of damage variable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rule of plastic mechanics,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algorithm of "elastic prediction-plastic correction and damage correction"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the evolution equation of probability density.The second program i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stoch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Th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stoch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with concrete uniaxial tension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I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damage evolution law and damage fatigue life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of tunnel base.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434211)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项目(YS2016G-02) 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研项目(J2014G00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际合作项目(2015YJ14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科技开发基金资助项目(2015YJ039)
【分类号】:U4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明庆;张顶立;房倩;张素磊;熊磊晋;;铁路隧道仰拱及仰拱填充层动力响应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16年03期

2 李杰;陈建兵;;随机动力系统中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及其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成;李保木;陈太聪;梁雄;代希华;;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的时域显式降维迭代随机模拟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6年04期

2 王雪妮;周晶;;一种新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研究[J];水利学报;2016年06期

3 王舟;吴林强;刘增辉;;随机地震动输入模型研究及渡槽抗震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年06期

4 吴林强;王舟;刘章军;;全非平稳地震作用的结构随机反应与可靠度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5 石博强;申焱华;;Evolution-Based Uncertainty Analysis for Incline Hoist[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5年06期

6 刘章军;王磊;黄帅;;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15年12期

7 尹盛文;于德介;夏百战;;不确定声场分析的二阶区间摄动有限元法[J];声学学报;2015年05期

8 汪俊龙;王舟;;地震作用下渡槽结构动力响应与抗震可靠度分析[J];科技视界;2015年22期

9 刘章军;曾波;吴林强;;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10 余志武;毛建锋;谈遂;曾志平;;车桥竖向随机振动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功奇;;基于现场测试的列车引起地基振动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2 孙璐;段雨芬;赵磊;张永明;;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屈畅姿;王永和;魏丽敏;郭志广;;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振动现场测试与分析[J];岩土力学;2012年05期

4 翟婉明;王少林;;桥梁结构刚度对高速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01期

5 黄晶;罗强;李佳;张良;;车辆轴载作用下无砟轨道路基面动应力分布规律探讨[J];铁道学报;2010年02期

6 詹永祥;蒋关鲁;;无碴轨道路基基床动力特性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2期

7 李克飞;刘维宁;孙晓静;王占奎;王文斌;;北京地铁5号线高架线减振措施现场测试与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4期

8 白冰;李春峰;;地铁列车振动作用下近距离平行隧道的弹塑性动力响应[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9 刘章军;李杰;;地震动随机过程的正交展开[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9期

10 李杰;刘章军;;随机脉动风场的正交展开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6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第一号通知[J];铁道标准设计;2006年07期

2 李书庆;;高速铁路隧道减小空气动力的措施[J];河南建材;2011年06期

3 张向旭;;浅析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实例[J];才智;2013年15期

4 ;世界最大直径的掘进机正在荷兰施工[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3期

5 吴涛;彭立敏;施成华;艾小冬;;高速铁路隧道线下工程变形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1期

6 魏隽;;高速铁路隧道噪声原理及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7 琚国全;陈赤坤;曹_g;赵辉雄;;中德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2期

8 段超;;浅谈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9期

9 张金磊;;浅谈高速铁路隧道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09期

10 殷庆武;;高速铁路隧道质量缺陷处理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中铁隧道集团2006年客运专线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常翔;张献伟;;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控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勤俭;肖伟;易图兵;;浅论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温度场变化特性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悦新;何树第;;略论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王中平;;高速公路扩建对下伏高速铁路隧道安全状态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梅元贵;;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维模型数值方法简介[A];第六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仇文革;龚伦;;论高速铁路隧道支护结构质量检测技术[A];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许岗 王昌尧 朱颜明;世界最长的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 祁连山隧道全面开工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0年

2 通讯员许岗 朱颜明 记者王昌尧;世界最长高海拔高速铁路隧道开工[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戴小巍;肖明清:高速铁路隧道设计的奠基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4 张喜平 刘伟 唐新华;遂渝高速铁路隧道贯通[N];四川日报;2004年

5 记者 矫阳;已掌握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钱厚琦;中国高速铁路隧道国际技术交流会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浩波;大断面浅埋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娟;基于损伤理论的高速铁路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及疲劳寿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丁祖德;高速铁路隧道基底软岩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修柏;特长高速铁路隧道火灾人员疏散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赵文成;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寒;高速铁路隧道洞外单开口缓冲结构抗震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魏雪云;高速铁路隧道列车振动响应分析及减振降噪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粟威;高速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可靠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梁春祥;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王晶儒;高速铁路隧道列车火灾人员疏散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6 范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及其对支护结构耐久性影响[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信议;高速铁路隧道内气动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赵昱萌;山区高速铁路隧道救援设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杨帆;基于旋成体模型的高速铁路隧道进出口波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10 毕立栋;高速铁路隧道穿越高层建筑施工力学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1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91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