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钢—砼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分析
本文选题:斜拉桥 切入点:叠合梁 出处:《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海、跨江、跨峡谷等大跨度斜拉桥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桥梁跨度及宽度的增加,结构的安全性保证更加困难。为了更好地了解斜拉桥施工阶段的受力及稳定行为,以江西省樟树市赣江二桥为工程背景,依托ANSYS有限元软件平台,对叠合梁斜拉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结论如下:综述了国内外斜拉桥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斜拉桥施工各阶段构件的受力特性。详细分析了斜拉桥施工过程分析中涉及到的几何非线性因素以及在ANSYS软件中的实现方式。阐述了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模型单元的选择、模型的简化方法、索力及荷载的施加方法、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通过APDL参数化命令程序建立了赣江二桥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索力与设计单位提供的索力进行对比,确定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对斜拉桥实际施工中典型工况的受力行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详细列出了典型工段考虑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分析结果,并进行了几何非线性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考虑到中跨合龙时由最大单悬臂状态转变为成桥状态,分析了结构体系转换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典型工段进行了线性屈曲分析和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典型工段的稳定系数和屈曲模态。通过对稳定系数及屈曲模态的分析,可以得出施工过程整体结构的稳定形态。研究结果为工程实践及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s closer, and the number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s across sea, across rivers and across canyons is increasing.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an and width of the bridge,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ress and stable behavior of cable-stayed bridges in construction stag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with superimposed beams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platform, taking Ganjiang No. 2 Bridge in Zhangsh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ble-stayed bridg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mbers in each stage of construction of cable-stayed bridges are summarized.The geometric nonlinear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sis of cable-stayed bridge and its realization in ANSYS software are analyzed in detail.The establishment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cable-stayed bridge is expounded,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model element, the simplified method of model, the method of applying cable force and load,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various components, etc.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Ganjiang second Bridge is established by APDL parameterized command program.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i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ed cable force with the cable force provided by the design unit.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stress behavior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typical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factors in the typical section are listed in detail, and the degre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factors on the behavior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is analyzed.Conside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ximum single cantilever state to the bridge state when the mid-span is closed,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s analyzed.Linear buckling analysis and geometric nonlinear buckling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for typical sections of cable-stayed bridges during construction.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s and buckling modes of typical sections are obtained.By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and buckling mode, the stable shap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44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伟,王小同,陈文云,范立础;斜拉桥施工控制可视化软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2 梁志广,李建中,石现峰;斜拉桥施工初始索力的确定[J];工程力学;2000年03期
3 韩大建,官万轶,颜全胜,王卫锋;斜拉桥施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陈常松,颜东煌,詹建辉;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系统研究[J];世界桥梁;2002年04期
5 龚湘林,周先雁;斜拉桥施工过程模拟结构分析[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李雨洁,李多修;斜拉桥施工技术和造价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3年01期
7 刘扬,张建仁;斜拉桥施工期时变可靠度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姜天华,刘嘉,朱红兵;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法在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5年08期
9 ;《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现代交通技术;2007年05期
10 黄自文;;无锡市清名路部分斜拉桥施工监控的实践[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同祥;唐家祥;;斜拉桥施工的微机预示控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许昌炽;陈松龄;;西樵大桥斜拉桥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3 林启辉;颜全胜;;深圳湾斜塔斜拉桥施工监控计算[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林启辉;颜全胜;;深圳湾斜塔斜拉桥施工监控计算[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桑登峰;戴宇文;若邻;李治学;;浅谈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索力精确模拟技术[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6 陈务军;关富玲;强士中;;斜拉桥施工控制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7 吴海军;龚尚龙;周志祥;陆萍;;斜拉桥施工监控中的温度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玉兰;贺亚林;;武汉市江汉四桥主桥斜拉桥施工过程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许俊;郑信光;帅长斌;;斜拉桥施工控制中混凝土超方影响及纠正[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10 张凤翊;邱(丹阝);张太刚;;城铁清河曲线斜拉桥施工测量[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唐相彦 记者 王昌尧;国内最大斜拉桥施工进入关键阶段[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2 通讯员陈和平;厦门园博园枢星桥施工技术获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官万轶;斜拉桥施工过程的预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2 江德增;斜塔斜拉桥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郁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控制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珊;同步优化斜拉桥施工索力及成桥索力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杨剑锋;同江峪斜拉桥施工监控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宁宁;双塔四索面斜拉桥施工监控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才;宽箱空间扭转索面斜拉桥施工控制[D];山东交通学院;2016年
5 许慧;无应力状态法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运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红钊;大跨径钢—砼叠合梁斜拉桥施工过程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7年
7 武召奇;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宋松科;灰色系统理论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傅彬;铁锣坪斜拉桥施工控制及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韩成博;斜拉桥施工过程智能安全预警系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7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