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埋深对软土土拱效应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软土盾构 切入点:土拱效应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摘要】:软土盾构深埋隧道竖向荷载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在软土地层的盾构隧道设计是否需要考虑土拱效应,关系到盾构设计的荷载取值。从应力场变化和不均匀变形的角度,分析土压力拱的作用机理,得到管-土刚度埋深对"土拱效应"的影响。软土中盾构隧道埋深越大,拱效应发挥越充分,但土拱效应比例值与埋深并非线性关系。盾构在软土2倍直径埋深及以下深部地层中开挖,土拱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当埋深达4D时,拱效应发挥至23%。埋深范围与软土拱效应比例的对应,对软土隧道竖向荷载的取值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为后期软土不同埋深的盾构设计提供依据。
[Abstract]:The selection of vertical load for deep buried tunnel in soft soil shiel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conomy and safety of the project.Whether the soil arch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shield tunnel in soft soil is related to the load value of shield design.From the angle of stress field variation and uneven deformation, the mechanism of earth pressure arch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uried depth of pipe-soil stiffness on "soil arch effect" is obtained.The larger the buried depth of shield tunnel in soft soil, the more fully the arch effect, but the ratio of soil arch effect is not linear with the buried depth.When shield tunneling is excavated in depth below 2 times diameter of soft soil, the soil arch effect begin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When the buried depth is up to 4 D, the arch effect is brought into play to 23.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depth of buried soil and the ratio of soft soil arch effec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value of vertical load of soft soil tunnel, and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hield design of different buried depth of soft soil in the later stage.
【作者单位】: 隧道股份市政公司;同济大学;
【分类号】:U455.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爱民;肖军华;梅国雄;;被动桩中土拱效应特征与影响参数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2 周静南;廖绍凯;梅甫良;;桩受侧向位移作用下土拱效应问题的有限元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梁音;李守德;;平行抗滑墙间土拱效应机理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4期
4 燕继宇;陈剑平;闫欢;赵晓菊;孔元元;李欣杰;;砂-粘互层桩间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4期
5 张建勋,陈福全,简洪钰;被动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02期
6 聂如松;冷伍明;邓宗伟;赵健;;被动方桩土拱效应三维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07期
7 邹登亮;;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J];城市地质;2007年03期
8 魏业清;张林洪;;土拱效应的桩板墙挡板设计[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年S2期
9 张培泽;;浅谈土拱效应的研究与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10 耿建勋;耿永常;张克绪;;水平土拱效应在护壁桩设计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勋;陈福全;简洪钰;;被动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东;周顺华;王炳龙;;粘土拱效应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邹登亮;孙强;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敏;古海东;孙宽;;考虑土拱效应的疏排桩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朱朝辉;;建立考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间距计算公式的尝试[A];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石胜伟;梁炯;;基于土拱效应微型组合抗滑桩距径比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挡板下落试验及机理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土拱效应探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10 邹新军;杨眉;;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土拱效应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栋;散粒货物对重载敞车厢体侧压力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李成芳;预应力锚拉桩三维土拱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董捷;悬臂桩三维土拱效应及嵌固段地基反力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蒋波;挡土结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胡俊强;双排桩土拱效应及嵌固段受力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王振强;悬臂抗滑桩土拱效应的静力及动力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周龙翔;土钉支护体系土拱效应及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兵;巴达铁路某边坡考虑土拱效应的桩间土钉墙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孟祥震;不连续多桩承台基础条件下基坑支护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龚志方;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马慧娟;抗滑桩土拱效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林庆涛;空间土拱效应原理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6 王璇;水平荷载作用下超长桩土拱效应数值分析[D];上海大学;2016年
7 邱子义;抗滑桩土拱效应离散元分析及合理桩间距探讨[D];浙江大学;2016年
8 吴家继;基于土拱效应的桩承式路堤承载特性及其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赵波;双排桩多层土拱效应传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10 胡伟伟;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土楔体计算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7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