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速公路交织区服务水平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4 04:18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切入点:交织区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1期


【摘要】:影响交织区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流量、交织流量比、自由流速度、交织区长度、交织区内车道数和交织构型等。选取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吕小寨立交-朱宏路立交之间交织区为调查对象,开展道路条件和交通流运行状况调查。运用调查数据对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10)交织区交织速度和非交织速度预测模型进行修正,重新标定相关参数。基于该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交织区运行分析计算工具,定量分析影响因素对交织区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敏感性。
[Abstract]: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rvice level of interleaved area include traffic flow, interleaved flow ratio, free flow velocity, interleaved area length, number of lanes and interleaved configuration.The interlaced area between Luxiaozhai Interchange and Zhuhong Road Interchange on Xi'an Expressway is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road condition and traffic flow.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e interleaved and non-interleaved velocity prediction models of the United States Road capacity Manual (HCM2010) are modified, and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are recalibrated.Based on the modified speed prediction model, the interleaved area operation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ool is developed by using Visual Basic languag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capacity and service level of the interleaved area.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公路研究院;
【基金】:陕西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12-13X)
【分类号】:U4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海龙;;高速公路交织区安全性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2 李刚;;互通交织区的运行状态分析[J];硅谷;2011年10期

3 王松;;交织区的服务水平分析在复合互通中的运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8期

4 王全;胡万欣;刘玉露;;基于交通安全的高速公路交织区构型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3年05期

5 刘念琴;;机场集散枢纽立交交织区的设计优化方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05期

6 高霄;;城市快速路交织区长度确定方法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05年02期

7 王茂;;互通立交交织区计算方法——洞新高速立交交织区段浅析[J];华东公路;2013年03期

8 杜胜品;陆键;;高速公路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的新方法[J];公路与汽运;2010年04期

9 杜胜品;陆键;马永锋;易磊;;基于车辆限界的高速公路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02期

10 邹胜勇;张静;;高速公路交织区交通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裴玉龙;曹弋;薛长龙;;交织区长度对车道变换的影响分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郭淑霞;周正全;崔新书;;北京市快速路交织区运行状态判别模型[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徐大伟;裴玉龙;;快速路交织区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研究[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彭桦;吴瑞麟;;快速路A型交织区辅道几何设置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振华;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道路交织区驾驶行为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福春;山区高速公路交织区、养护作业区安全容错能力提升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慧娟;定向匝道左出型交织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3 郑弘;道路交织区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4 李之波;城市快速路地面交织区的长度确定研究及改善对策[D];长安大学;2012年

5 李晓娟;高等级公路交织区安全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许源;立交交织区交通安全、效率与干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蔡雯娟;城市快速路A类交织区交通流特性与通行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8 朱洪涛;交通冲突技术在高等级道路交织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立英;多车种混合条件下的交织区车流仿真建模与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胡婷;面向快速路交织区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8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8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