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实车试验的高速列车隧道压力波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05 23:25

  本文选题:高速列车 切入点:隧道交会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搭建列车空气动力学在线实车高精测试平台,对列车通过隧道及隧道交会工况下的压力波特性进行实车测试;探究运行速度、隧道长度、阻塞比、编组长度、交会位置等因素对隧道压力波的影响规律;根据隧道内压缩波、膨胀波在隧道内传播、反射、叠加的原理,推导出隧道通过及隧道交会工况下,最不利单线隧道长度、最不利双线隧道长度、最不利交会位置、最不利编组长度等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车体表面压力变化幅值与列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车内压力幅值与列车速度的n次方成正比,n的范围为1.3~1.8,n随着隧道长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的安全性指标提供了压力波评判依据。
[Abstract]:The train aerodynamics on-line high precision test platform is built to test the pressure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 passing through the tunnel and tunnel intersection condition, and the running speed, tunnel length, blocking ratio, formation length, the running speed, the tunnel length, the blocking ratio, the formation length, the running speed, the tunnel length, the blocking ratio, the formation length,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opagation, reflection and superposition of the compression wave and expansion wave in the tunnel, the length of the most unfavorable single-line tunnel is deduc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unnel passing through and tunnel crossing.The most unfavorable double-line tunnel length, the most unfavorable intersection position, the most unfavorable formation length and so on calculation formul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surface pressur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train speed, the range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inner pressur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 power of the train speed, and the range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press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r is 1. 3 / 1. 8 / n with the change of the length of the tunnel.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judge the safety index of high speed train in tunnel.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134250,51405517)~~
【分类号】:U270.14;U4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综述城市地下环形隧道及其设计要点[J];特种结构;2011年06期

2 文沛溪;;隧道内无缝线路设计的几个问题[J];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84年02期

3 王梦恕;交通建设进入隧道时代[J];建设科技;2004年07期

4 徐文勤;唐健;;梧桐山隧道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设计概要[J];隧道建设;1988年04期

5 王效良;铁路运营隧道知多少[J];铁道知识;1997年04期

6 田宏;白锐;;视频感烟探测系统在隧道中的应用前景[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年01期

7 ;经研究和比选提出济泺路黄河隧道推荐方案[J];公路隧道;2010年03期

8 陶泽平;杨志刚;陈羽;;列车隧道交会最不利长度数值模拟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李俨;隧道定线测量[J];测绘通报;1956年05期

10 ;肖家坡隧道防瓦斯技术[J];公路隧道;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金鹏;纪颖波;;地铁交叉隧道换乘站处沉降控制研究[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万平;张武祥;韩常领;;蓝商高速公路隧道关键技术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仲欣;朱文学;;隧道式中药材干燥机设计研究[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建林;刘振洪;刘大伟;;板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措施总结[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更新;;浅谈如何提高大修列车更换隧道宽枕板施工效率[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6 周心培;;关于琼州海峡隧道的暇想[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王新丽;吉珲高铁延边州境内59个隧道陆续开工[N];长春日报;2011年

2 通讯员 马继星 王会堂;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开工建设[N];建筑时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牛彦君;“陇原第一隧”的管理启示[N];甘肃日报;2011年

4 YMG记者 高伟 通讯员 宋家军;蓁山隧道“1号斜井”贯通[N];烟台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仇方迎;“遇水修桥”的建设思路该改变了[N];科技日报;2002年

6 高宣;穿山越岭的高铁隧道[N];人民铁道;2010年

7 记者 顾虹 特约记者 宋宝华;西三线东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石油报;2013年

8 通讯员 李洁心 单青峰 本报记者 徐厚广;白山黑水一家亲 千里驰援献爱心[N];中国交通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秦和平;3000工人酣战乐巴铁路[N];巴中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峥峥;跨断层隧道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妮;陕西省高速公路隧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乔欣欣;西成线福仁山隧道涌突水灾害预测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帆;城际动车组隧道压力波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4 徐铁卫;新建高铁隧道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年

5 吴剑飞;运营病害隧道健康状态评估[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6 李春雷;地方隧道管理规范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关永久;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会车过程的气动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何淑旭;列车隧道临界交会长度的空气动力学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胡年孙;隧道挖装机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卢宇明;滑坡稳定性变化对隧道变形破坏的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16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16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