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公路隧道隧底结构水害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09:42

  本文选题:公路隧道 切入点:隧底水害 出处:《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摘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隧道路面渗漏水现象,基于多孔介质理论,通过建立隧底结构FLAC3D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底结构形式、孔隙率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水压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动水压力长消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负动孔隙水压力形成的泵吸作用是隧底结构水害发生的根本原因。隧底采用仰拱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动水压力峰值,大幅降低负动孔隙水压力(泵吸力);无仰拱模式下,孔隙率是影响动水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动孔隙水压力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车辆荷载对隧底水害发生的影响较大,且超载引起的动水压力峰值最为显著,是造成公路隧底水损坏的主要荷载来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rous media, the FLAC3D fluid-solid coupling numerical model of tunnel bottom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unnel bottom structure form is analyzed.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pressure response of porosity under traffic loa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regularity for the long elimination of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and the pump suction caused by the negative pore water pressure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the water damage in the tunnel bottom structure.The inverted arch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tunn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eak value of dynamic water pressure and greatly reduce the negative dynamic pore water pressure (pump suction; no inverted arch mode, poros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The dynamic pore water pressu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 the vehicle loa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unnel bottom water damage, and the peak value of the dynamic water pressure caused by overload is the main load source of highway tunnel bottom water damag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308) 湖南省交通科技项目(201520)
【分类号】:U4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屹东;德国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与管理[J];中外公路;2001年05期

2 ;中国最长的公路隧道开工[J];铁道建筑技术;2001年01期

3 严金秀;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J];现代隧道技术;2001年04期

4 ;2010年前中国将建155km公路隧道[J];铁道建筑技术;2002年06期

5 ;国内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通车[J];公路;2003年10期

6 ;世界首条双层越江公路隧道北线贯通[J];施工技术;2003年10期

7 孙钧;;中科院院士、隧道工程分会原副理事长孙钧教授在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公路隧道;2005年04期

8 孔祥金;;深圳至惠州最长的公路隧道全线贯通[J];公路隧道;2008年01期

9 ;我国第二大公路隧道山西西山隧道开工建设[J];岩土工程界;2009年01期

10 ;华北最长公路隧道11月贯通[J];岩土工程界;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在成都市2005全国公路隧道学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2 包桂钰;周健;;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分类方法研究与应用[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任尚强;章勇武;;公路隧道图形数据库的构建[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夏永旭;戴国平;;现代公路隧道的发展[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孔祥金;叶勇;;对公路隧道科研和新技术应用之刍议[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谢丽霖;方正;袁建平;;现代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王明杰;;公路隧道的渗漏与综合治理[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少飞;俞文生;陈建忠;;公路隧道防火安全标准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王少飞;李科;;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A];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第2届学术研讨会交流报告[C];2011年

10 张,

本文编号:1730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30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