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区某高速公路风积沙压实特性与压实工艺研究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风积沙 ; 参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通过不同的室内试验,对风积沙的压实特性、压实原理以及工程特性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毛乌素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的干压法施工工艺与湿压法施工工艺,以及较为合理的机械组合与压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燥状态和最优含水率状态下,风积沙都可被压实,最佳振动频率均为44 Hz;风积沙达到最大干密度在冲击振动工况下比纯振动工况下所用时间短,并且最大干密度更大;与1次填料方式相比,采取多次填料方式减小风积沙的松铺厚度,每层控制在50~60 cm,可获得较大的压实度。
[Abstract]:Through laboratory tests on different,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sand, compaction principle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ry process and wet pressing process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Maowusu Desert aeolian sand subgrade, and the reasonable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and compaction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dry state and the optimum water content, the aeolian Shadouke is compacted, the optimum frequency was 44 Hz;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in shock and vibration conditions than pure vibration conditions by short aeolian sand, and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is bigger; compared with 1 filler, take multiple reduction of wind blown sand filling method the thickness of each layer in the 50~60 control, cm, can obtain the larger degree of compaction.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205110003)
【分类号】:U4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长安;;多因素耦合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2 刘勇;朱俊j8;闫斌;;基于离散元理论的粗粒土三轴试验细观模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成忠;;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性裂缝形成机理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李存宝;李元鑫;戴玉双;朱哲明;;车辆荷载和静荷载对路肩式挡墙影响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3 程学义;;公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陶明霞;;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晁东;;水泥混凝土防裂布加筋沥青混凝土罩面改造[J];安徽建筑;2007年04期
6 王会喜;程秀江;齐为众;;浅谈水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J];安徽建筑;2008年02期
7 张登现;;芜湖地区农村公路排水结构研究[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8 陈德金;张金宝;;公路路基土石混填施工与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9 王俊波;戴鹏;;土工网加筋换填土处治过湿路基室内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10 陈良碧;;强风化岩路基湿化变形机理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相国;尹晓波;马保国;王海峰;李俊晓;;改性剂对粉煤灰-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伟;赵伊华;王冰;;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陈团结;李刚;韦刚;;中法承载板地基承载力测试的数值仿真与比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师蕾;李娜;;浅析石灰稳定土随时间变化规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苗乾;宋晓燕;周卫峰;;基于振动成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巨永锋;蔺广逢;龙水根;包旭;;智能压路机压实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及仿真[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姜庆联;;浅谈土工击实试验的影响因素[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行晓阳;卢银玲;;关于水泥稳定碎石施工问题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9 张研究;;浅谈闷灰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及试验检测[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10 孙黄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茜;稻草加筋滨海盐渍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D];兰州大学;2011年
2 韩春鹏;石灰处治土路基冻融作用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张青哲;土基振动压实系统模型与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魏道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损坏模式与结构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黄琪;沥青路面施工过程质量评价与支付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荆志东;深厚软基新型桩板结构路基结构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智超;高填方路堤流变沉降本构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张锋;深季节冻土区重载汽车荷载下路基动力响应与永久变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清平;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友深;膨胀岩膨胀特性及抗剪强度参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鹏辉;降雨入渗对土石混填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新明;钢渣稳定土的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杨兵;基于改进介电常数模型的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反演[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李超;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开裂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博书;铁尾矿砂免烧砖的制备及其特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清泉;有机化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程景;PAN基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万平;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宏彬;张春顺;何杰;王永和;;南宁膨胀土变形时程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2 蒋世庭;喻明灯;雷云佩;;膨胀土边坡双排抗滑桩土压力监测与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葛新,葛自强,杨威;风积沙特性及筑路施工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苗鹏;肖宏彬;;膨胀土膨胀力的改进测定及其规律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07期
5 王星华;黄长溪;隆威;;直接快剪条件下黏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6 聂志红;刘群;宋晓东;王翔;;高速铁路砂质板岩粗粒土填料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7 张维仁;钱燕青;李彦国;司春雨;;浑善达克沙地风积沙路基湿法施工[J];公路;2009年12期
8 杨和平,肖夺;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卫军,谢海洋,李小对,刘远征;基于非饱和土理论的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操;柴贺军;阎宗岭;;含砂低液限粉土的路基填筑技术综述——粉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压实机理[J];交通标准化;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江晓霞;高等级公路施工控制力学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飞,韩俊平;风积沙的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J];山西建筑;2004年17期
2 葛新,葛自强,杨威;风积沙特性及筑路施工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高勇,王浩,庞新刚;浅谈风积沙路基的特性及质量控制办法[J];山西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4 李世芳;胡作龙;;新疆兵团垦区风积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05年06期
5 李德超;水泥加固风积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5年01期
6 韩少清;;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乌海段风积沙沙阻病害的治理[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6年03期
7 李世芳;李波;;风积沙在公路冻胀病害防治中的应用[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3期
8 李世芳;李波;;固化风积沙基层施工技术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10期
9 李维生;张雁;;风积沙路用性能初探[J];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10 文良;刘素娟;;对风积沙干压法技术的研究[J];今日科苑;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立临;;风积沙筑路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2 魏强;宋若文;朱春潇;;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风积沙换填技术探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3 赵其永;;无机类加固风积沙在沙漠公路中的应用研究[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4 金昌宁;李志农;祝解;张天华;阿米娜;;浸水+环刀法测定干燥风积沙密度[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廷杰;;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技术——以靖王高速公路工程为例[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6 袁玉卿;王选仓;;风积沙路基冲击压实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孟庆营;韩森;华锋;;风积沙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王凤林;;东北西部风积沙地杨树丰产栽培技术[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敏;20万吨风积沙工业选矿生产线10万吨玻璃制品生产线在乌审旗破土动工[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袁希妤;一沙漠风积沙开发利用生产线在乌审旗上马[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3 杨玉昭 刘立杰;聚沙成塔 承德人用沙筑路[N];中国交通报;2006年
4 李娜;风积沙工业选矿项目在苏里格开发区开工奠基[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丽 通讯员 胡海军;神木一号风积沙隧道右线贯通[N];榆林日报;2010年
6 袁希妤;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国家级风积沙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园[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7 记者 宋向华;全国首个“风积沙资源利用研究中心”落户我市[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贾益鹏;国内首个风积沙资源 利用研究中心落户我区[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9 杨晨;风积沙可做路基材料[N];中国交通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文利 马艳军 戴宏 郭洪申;近乎零浪费的循环链条[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发明;风积沙在盐渍土地区路用性能的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利宾;冲击振动压路机模型对风积沙压实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安建林;新疆风积沙力学性质与动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李万鹏;风积沙的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张俊;临河过境高速公路利用风积沙处理不良路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5 纪林章;风积沙压实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6 王磊;风积沙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李晓芳;营双公路风积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豆世康;骆驼场隧道风积沙地层段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刘子初;风积沙的工程性质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刘玉杰;风积沙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5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4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