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与水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18:27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厂拌热再生 ; 参考:《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基于室内试验测定了回收沥青面层材料中旧沥青、旧集料,新加沥青、新加集料及再生剂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不同类型再生沥青混合料(AC-16C和AC-13)的最佳沥青用量。通过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不同旧料掺配比例、不同旧料类型、是否添加再生剂及二次老化前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随旧料掺配比例的增加低温性能逐渐变差;短期水损害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抵抗长期水损破坏的能力却大幅下降;旧料类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关联不大;添加7%~9%掺量的再生剂对其低温抗裂与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掺配比的再生混合料,基本接近新拌沥青混合料;二次老化后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下降较快,虽仍可抵御短期水损害,但对其长期水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添加一定比例的再生剂。AC-13型再生沥青混合料抵抗低温开裂与水损破坏的能力相比于AC-16C型级配更强,更适合做上面层。
[Abstract]:Based on laboratory tests, the performance indexes of old asphalt, old aggregate, new asphalt, new aggregate and regenerating agent in asphalt surface material were measured.The optimum asphalt content of different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s (AC-16C and AC-13) was determined by Marshall test.By means of low temperature trabecular bending test and freeze-thaw splitting test, the low temperature crack resistance and water stability of the mixture before and after secondary aging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becomes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used asphalt, the short-term water damage has little effect on its stability, but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e long-term water loss damage is greatly reduced.The influence of the old material type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ow temperature crack resistance and water stability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by adding 7% and 9% recycled ag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ecycled mixture with 10% mixture ratio, which is close to that of fresh asphalt mixture.After secondary aging, the low temperature cracking resistance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decreases rapidly, although it can still resist short-term water damage, but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ts long-term water stabilit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bility of adding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AC-13 to resist low temperature cracking and water loss failure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AC-16C typ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upper layer.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融达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重交沥青砼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12gg A50001)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旭亮;;再生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2年05期

2 胡达平;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J];市政技术;2003年04期

3 李荣冕;;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量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2期

4 查旭东;陈兆坤;;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J];公路与汽运;2008年03期

5 王欣;;溶剂法测定再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6期

6 余建民;吴为义;吴玉霞;;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城市道路中的试应用[J];浙江建筑;2008年07期

7 王超;;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机理分析与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9年07期

8 崔普查;;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长期水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33期

9 陈静云;孔令然;李正阳;;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抗冻融循环性能试验[J];山西建筑;2010年22期

10 赵亚兰;陈拴发;;再生沥青混合料老化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松;熊巍;邹云华;刘勇;;厂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低等级公路应用的可行性探讨[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2 熊巍;卢柯;;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C];2014年

3 黄冲;黄绍龙;黄修林;丁庆军;;废橡胶粉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性能研究[A];第一届两岸三地绿色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金喜;藤原忠司;;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针入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志祥;吴建浩;;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6 刘浩;李涛;;EC120温拌改性剂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作用与影响[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7 梁伟光;卢铭伊;许先琴;;我国城市废旧沥青料的再生利用[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彦海;变废为宝 经济环保[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斌;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机理及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永强;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效益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康强;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与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彭玉柱;沥青路面温拌再生技术及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刚;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振丘;RAP回收工艺及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关键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尤江;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江照伟;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材料及结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雷润生;基于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豹;贵州山区乳化沥青冷再生RAP料变异性及质量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田永强;水发泡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0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50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