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南宁平乐大道与玉洞大道互通式立交工程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03:00

  本文选题:城市道路 + 互通式立交 ; 参考:《长安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必将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而南宁市五象新区的建设,作为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战略,是南宁市向南发展、向海靠拢、全面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因此,平乐大道与玉洞大道互通式立交是五象新区核心区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对于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意义重大。论文首先介绍了该互通式立交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和道路、沟渠、管线、建筑物等基础设施,并在前期研究阶段,介绍了在工可阶段及设计阶段,两种方案的比选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互通式立交区域道路、用地、公交、轨道等的规划及交通量预测情况;结合互通式立交总体设计原则,分析互通式立交定位与选型的影响因素,对互通式立交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互通式立交推荐方案;并提出了推荐方案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桥梁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在本互通式立交方案研究过程中,得到如下结论:(1)在方案前期研究中,应当对现场自然条件以及沿线城市设施进行详细地调查和论证;(2)在方案前期研究完成后,应对互通式立交区域附近的道路交通量进行预测,以便之后进行设计;(3)在进行专业工程设计之前,应当考虑互通式立交定位与选型要素,确定出互通式立交的推荐方案;(4)在进行专业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应当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设计。
[Abstract]:With the permanent settlement of the China-ASEAN Expo in Nanning, Nanning will certainly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uxiang New area of Nanning City, as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Guangxi's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s the development of Nanning to the south and to the sea.Fully integrated with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open development, to create an important regional international city platform and forward position.Therefore, the interchange between Pingle Avenue and Yudong Avenue is an important traffic node in the core area of Wuxiang New are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terrain, geomorphology, geology, climate, hydrology, earthquake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roads, ditches, pipelines, building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in the interchange area, and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search.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parison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wo schemes in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and analyzes the planning and traffic volume prediction of the interchange area road, land use, public transport, track, etc.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interchang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ocation and type selection of the interchange are analyzed, the scheme of the interchange is compared and selected, the recommendation scheme of the interchange is determined, and the horizontal and horizontal design of the recommend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Subgrad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cheme.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of the interchange schem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in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scheme, the sit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urban facilities along the route should be investig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detail)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liminary study,The traffic volum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change area should be forecasted so that the design can be carried out later. Before th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is carried out, the location and selection elements of the interchange shall be considered.In the course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design, all factors should be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especially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design should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according to the step by step.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2.3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东;浅议互通式立交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S1期

2 尤晓舛,任茂义,高学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的选择[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飘;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单元——匝道[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2年03期

4 张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步骤及原则[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茹宏业;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6 王俊,凌九忠;互通式立交方案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2002年07期

7 刘新强;浅析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4年01期

8 刘秋江;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探讨[J];公路;2004年06期

9 朱宗余;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外公路;2004年03期

10 张梅钗;以承德南立交设计为例谈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规划与选型[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智春;;互通式立交选型与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毓泉;雷英鸽;吴育忠;;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A];2005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波;;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5 陈泰忠;;互通式立交分流点曲率半径的设计探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4年

6 赵冬赉;王浩;郝维索;;环行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与分析——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天目中路立交和中山南一路立交[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云天炼;容国开;施耀忠;;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叶茂;王建军;过秀成;;城市外环互通式立交维修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以南京市花神庙互通为例[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周铁华;;浅谈喇叭型互通式立交设计[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贺玉龙;刘小明;任福田;;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颂;全省最大互通式立交主体提前三个月完工[N];贵阳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乾辉;罗家沟枢纽互通式立交建设提速[N];广元日报;2010年

3 浦敏琦;江苏最大高速公路枢纽工程开建[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通讯员 蔡旭红 黄文科;西部跨度最大互通式立交开工[N];建筑时报;2010年

5 记者 裴其娟 宋建巧 通讯员 秦丽娟 沙莎;我市两年拟增16个出入市口[N];郑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杨斌鹄;三环沿线路网建设提速[N];西安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文霞 通讯员 王姚红;我市今年交通项目投资额翻番[N];郑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何可;完工的快通车 没完工的抓紧[N];河南日报;2010年

9 袁超群;西铜高速扩建方案确定[N];西安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于京玄;秦汉大道与西禹高速互通式立交开工建设[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一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王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霞;高速公路节地关键技术及节地效果综合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云安;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张景涛;B型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评价与保障措施[D];长安大学;2013年

3 梁子伟;承赤高速公路头沟互通式立交方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志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交通组织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5 吴钧;公路改扩建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改扩建方案设计[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珏;建筑信息模型(BIM)在互通式立交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石霖凯;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式立交B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付佳;西安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景观营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9 殷缘;复合式互通式立交的设置条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陈瑾;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和入口设置相关技术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56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56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