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6 07:39

  本文选题: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 + 脱石率 ; 参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摘要】:目的对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的配合比设计进行研究,使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方法先制备6种不同固含量和恩格拉黏度的乳化沥青样品,再利用Meclod法计算出乳化沥青和机制砂的理论洒布量并根据试验确定机制砂的单一级配粒径.通过脱石率试验、抗滑性能试验、砂封层渗水性能等试验对理论洒布量进行调整,综合试验所得结果和实际施工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的配合比宜选用固含量为70%,恩格拉黏度为10的乳化沥青样品,洒布量为1.1 kg/m2,机制砂选用2.36~4.75 mm单一粒径集料,洒布量宜为6.7 kg/m2.结论通过试验最终得到了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的最佳配合比,为工程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数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high - viscosity emulsified asphalt sand - seal layer , and to make high - viscosity emulsified asphalt sand - sealing layer technology widely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 The method firstly prepares six emulsified asphal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olid content and Engel viscosity , and then uses the Meclod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 quantity of emulsified asphalt and mechanism san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mix proportion of the high - viscosity emulsified asphalt sand seal layer is 6 . 7 kg / m2 . Conclusion The optimum mix proportion of the high - viscosity emulsified asphalt sand seal layer is obtained . The theoretical data is provided for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research .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276)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770) 辽宁省公路局科研项目(20160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E080006)
【分类号】:U416.2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行营;;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公路;2013年10期

2 任炜;;同步碎石封层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5期

3 孙雅珍;翟晓星;李宁;;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扩展机理与防裂效果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杨育生;李振霞;王选仓;汪日灯;高志伟;;桥面铺装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的路用性能[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覃峰;包惠明;;同步碎石封层脱石率的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玉伟;SBS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同步碎石上封层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于伟;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兵;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付运宏;;道路工程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工艺的有效运用方法[J];低碳世界;2017年21期

2 孙雅珍;潘嘉伟;迟凤霞;郭政;顾彬诚;;高黏乳化沥青砂封层的配合比设计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3 任万艳;韩森;李俊;陈德;;植石技术在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结构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2017年02期

4 曾永旺;苏子元;孙晓文;侯贵;侯平;王选仓;;基于实际工况的桥面板处理方法与效果[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7年03期

5 习磊;黄维蓉;;环氧树脂在桥面铺装防水层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公路;2016年06期

6 李长雨;;影响装配式空心板桥桥面铺装层受力特性参数的分析与研究[J];中外公路;2016年05期

7 吕尧尧;习磊;;港珠澳大桥环氧树脂下封层施工工艺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6年05期

8 万晨光;申爱琴;樊莉;;桥面铺装防水黏结层结构组合性能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7期

9 张玉凤;;沥青路面面层反射裂缝的扩展机理分析[J];交通世界;2016年19期

10 杨继升;;沥青路面改性乳化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应用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其华;季冻区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的试验研究和应用[D];长春工程学院;2016年

2 温士俊;沥青发泡装置的研究与应用[D];华侨大学;2015年

3 凌志浩;橡胶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在路面维修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汝凯;重载条件下复合式路面防反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俭;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在层间处治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吴立杰;安徽省改建工程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7 林汉武;广珠东沥青路面养护修复方案选择及工程效果评估[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淑芳;用于冬季过渡路面的下封层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9 赵程飞;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10 丁泓宇;低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应用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瑞;张金雷;支喜兰;高涛涛;;碎石封层的最佳碾压方案[J];中外公路;2012年01期

2 车青森;宋金华;张占华;;基于应力吸收层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应力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孙雅珍;刘杰民;赵复笑;;基于土工合成材料加铺层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裂性能[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4 张春华;;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技术应用分析[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1年03期

5 王鹏;李昆;黄卫东;;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应力吸收层延缓反射裂缝分析[J];公路工程;2011年03期

6 孙雅珍;张敏江;;基于松弛特性的沥青路面低温缩裂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赵复笑;余天庆;金生吉;;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机理及夹层结构应力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曾峰;张肖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9 赵栋山;;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J];山西交通科技;2008年04期

10 顾海荣;;碎石封层中沥青和碎石用量的计算方法[J];公路;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海祥;碎石封层耐久性试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军伟;碎石封层早期粘结性能试验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董强柱;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周泽洪;同步碎石下封层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宿秀丽;同步碎石封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杨奇竹;乳化SBS改性沥青及其微表处技术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7 贺华;改性乳化沥青及微表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8 冯建亚;沥青混凝土罩面层的开裂破坏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继林;;乳化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6期

2 张小英,刘国祥,孔宪明,张玉贞;乳化沥青密度测定法刍议[J];石油沥青;2004年01期

3 鞠海莲;;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4 徐建祥;;浅议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因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5 王依群;;乳化沥青在公路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12期

6 郑云鹏;马晓谦;沙龙;;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及发展[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7 王京力;肖晶晶;蒋玮;;道路用乳化沥青综述[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8 梁志中;;中石油乳化沥青开发及标准体系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10期

9 张小平;;浅析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J];科学之友;2012年12期

10 陈兴明;;乳化沥青生产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伟;;试验研究道路用的乳化沥青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乳化沥青学组九○年年会暨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宋晓燕;杜月宗;赵可;;乳化沥青及其影响因素探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4 王发洲;张运华;;温度和压力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水侵蚀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申凯华;;阳离子乳化剂结构和表面活性与乳化沥青应用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中国市政工程学会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乳化沥青学组成立和技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陈京玉;;浅谈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维修应用的几种施工方法[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8 秦永春;黄颂昌;徐剑;吴德龙;李向阳;;透层油应用现状及高渗透乳化沥青[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蒋福刚;周宝宏;严晓生;;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技术浅探[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丁庆军;沈凡;黄绍龙;;基于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与结构设计[A];特种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新技术及工程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通讯员 徐斌 谢天祥;建筑垃圾+乳化沥青=筑路新材料[N];东方城乡报;2009年

2 陈文琪 记者 宋迪;技术创新提升公路养护水平[N];六盘水日报;2010年

3 马素月;西宝高速“旧貌换新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4 黄婉利 杜益军;特种沥青闯过山区“鬼门关”[N];中国石化报;2013年

5 王红刚;浅谈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N];西部法制报;2012年

6 马素月;北京低碳示范路应用“龙旋风”[N];中国交通报;2011年

7 马素月;“龙旋风”巧治京港澳高速公路“疑难杂症”[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凡;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辉;矿物填料对乳化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刘彦珍;R24G型半温拌乳化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坤;基于功能型CAC快速修复材料组成设计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李秀显;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雷治仪;贵州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文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李远厂;乳化沥青—柔性纤维改性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徐艳;彩色乳化沥青制备技术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郭序华;山区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陈晓露;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5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05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