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
本文关键词: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
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使晋人法帖线条一入《阁帖》就被简单化。这种样式成为经典后,经赵孟糗的简单化,到明代又被董其昌放大。刻帖的辗转翻刻,失真、误差越来越大,使帖学至清中期迅速衰落。书法家们意识到这种危机,提出了拯救的办法——学习唐代楷书。唐楷对帖学取法和审美取向进行矫正,并成为阮元、包世臣构建、完善碑学理论的桥梁。在康有为确立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21 0 2年第 3期 N . 2 1 o 3,0 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社 J OUR L OF S NA OUT H CHI A NOR A U V ST N M L NI ER IY ( OC AL S ENC E TI S I CI E DI ON)
21 0 2年 6月 J n 01 u .2 2
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 韦渊 (江大学人文学院,江杭州 30 1 )浙浙 10 2
【摘
要】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使晋人法帖线条一入《阁帖》就被简单化。这种样式成为经典后,赵孟糗的经
简单化,明代又被董其昌放大。刻帖的辗转翻刻,到失真、差越来越大,帖学至清中期迅速衰落。书法家们意误使 识到这种危机,出了拯救的办法——学习唐代楷书。唐楷对帖学取法和审美取向进行矫正,提并成为阮元、世臣包 构建、善碑学理论的桥梁。在康有为确立碑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卑唐”完“则是“帖”尊碑”抑到“的桥梁。
【键词】唐楷帖学碑学桥梁关 【作者简介】韦渊 (94 )男, 1一,壮族,西都安人, 6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0 1 1— 2 2 1— 1 1【中图分类号】 222 J9 .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0 55 (02 0— 18 0 1— 45 21 )3 05— 4 0
一
、
帖学在清代的衰落
表。五代杨凝式学二王虽有建树,和颜真卿比已但有一定的差距。康有为认为五代、宋、宋笔力逐北南渐减弱,因此帖学水平也逐渐下降,辽金就更不用而说了。宋明两代,人墨迹渐渐湮没,真迹已极为晋其罕见,以才有北宋《所阁帖》刊刻。至此宋人刻帖的之风大盛,其所刻原本也多非晋人原迹。而 《帖》编带动的刻帖之风,致了直接向阁汇导
在中国书法史上,帖学”“学”念都是直“、碑概到清末才由康有为首先提出:晋人之书,传日“流
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道光之后,学中兴,事势推迁不能自已碑盖 也。①”
在清代,碑学”帖学”“与“各有两层含义。对于 “学”,碑一是指研究考订碑刻源流、代、制以及时体文字内容、本真伪和书写特点等的学问,金石学
拓属
《阁帖》学习在宋代成为新的学习途径,并且在宋以后逐渐成为学习书法的主要模式。《阁帖》刊刻、的 拓印和发行,虽然使晋人法书能化身千万,利于传有播,便于学习。但是在编刻《化阁帖》过程方淳的 中,因为主编王著的低眼力和低要求,不仅使很多伪
的范畴。二是指崇尚碑刻的书风、派。对于“书帖学”一是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优劣、本的先后、拓
流传状况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二是指崇尚法帖的书风、派。而对于康有为,帖书“ 学”“学”、碑主要指第二层含义,帖学”即“指崇尚法帖的书风、派,碑学”崇尚碑刻的书风、派。书“指书 在碑学主要代表人物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理论中,阮元、世臣的“学”要指南北朝时期北包碑主
帖混入,使刻帖的效果与真迹相比出现很多误差,而且使晋人法帖线条一人《阁帖》被简单化;要紧就更的是,随着《阁帖》不断传播和一些领军人物的演的 绎,这种简单化竟然成为经典样式。因此,孟颗的赵
简单化,明代又被董其昌所放大。这就是赵孟到之后,帖学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帖的反复翻刻、刻,刻重又加速了帖学的衰落。这是因为刻帖的接连翻刻,成了取法范本造
朝的碑刻,称北碑;有为的“学”主要指南简康碑则 北朝碑刻,他最推崇的是北朝中的魏碑。
帖学水平当然是二王、钟繇等晋人最高。康有为虽然反对国朝 (朝 )的帖学,他对帖学之清但 祖——晋人书法却是非常推崇的。我们通过他对晋 人书法的评价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书以晋人为“最工,姿制散逸,锋要妙,流相扇,俗然盖谈风其
的不断失真。《阁帖》祖本在摹勒时第一步作双钩 影写时已经转了一手,双钩本背后填朱再钩摹上在石,转一手,又刊刻、拓时又转二手,墨如此已经过四 套工序。如果是翻刻,又至少须再经如此四套工序,
也。可以说这是康氏对晋人书法的最高评价。唐”
①②
《历代书法论文选》第 7 4 8 4页,海书画出版社, 5、0上 17 9 9年版。
代颜真卿的帖
学水平几近二王,可作唐代帖学的代 1 58
Word文档免费下载: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 (共1页,当前第1页)
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的相关文档搜索
本文关键词:清代唐楷:帖学到碑学的桥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4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