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竖转提升工艺下拱肋体系转换与合龙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16:14

  本文选题:拱桥 + 竖转提升工艺 ; 参考:《桥梁建设》2017年01期


【摘要】:由于竖转提升工艺下大跨度拱肋在合龙前、后的力学状态相差较大,为确保合龙后拱肋的力学状态满足要求,根据拱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平衡原理的体系转换方法;并根据拱肋节段的制造安装工艺提出了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拱肋合龙控制方法。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以赵家沟大桥的竖转提升为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竖转提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拱肋合龙前、后的力学状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力学状态均满足设计要求;合龙后拱肋应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拱肋实测线形与设计线形偏差较小。实践证明,基于自平衡原理的体系转换法是可行的,无应力状态合龙法可用于指导竖转提升工艺下的拱肋合龙控制。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mechanical state of the arch rib after closur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the mechanical state of the large-span arch rib in the vertical hoisting process is quite different before the closure of the arch rib. According to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of arch structure, a system transform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lf-balance is proposed, and a control method of arch rib closure based on non-stress state method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of arch rib segmen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bove methods, taking the vertical hoisting of Zhaojiagou Bridge as the background,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vertical hoisting model of the bridge to carry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to monitor the mechanical state of the arch rib before and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arch ri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state of each component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measured stress of arch rib after closure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measured and designed line shape of arch rib is small.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system transformation method based on self-equilibrium principle is feasible, and the stress-free closure method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arch rib closure control under vertical hoisting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永明,黄庆峰,桂仲成,郑飞;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在桥梁竖转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02年10期

2 彭立志;李德钦;刘炜;李友清;宋满忠;;佛山东平大桥竖转施工工艺的设计特色[J];公路;2006年03期

3 余彪;何伦;杨杰;王安祥;;贵州务川珍珠大桥负角度竖转下放工程技术[J];科技资讯;2007年30期

4 何万强;杨杰;王安祥;孙全武;;珍珠大桥负角度竖转转体系统组成介绍[J];科技资讯;2007年30期

5 程振宇;周志祥;朱世峰;许长城;;桥梁竖转施工转动铰力学性能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08年S2期

6 王晓云;;竖转铰的制作及安装[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2期

7 周浩恩;;广东佛山市东平大桥竖转工艺开发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8期

8 彭仕国;;客运专线112m提篮拱卧拼提升竖转法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05期

9 覃晓凤;马媛;符李娜;;光明大桥竖拼竖转施工工艺[J];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10 舒旺辉;;钢斜塔整体竖转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强;;大跨度钢拱结构竖转提升施工法[A];大型复杂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与应用论文集[C];2012年

2 杨杰;张勇;;珍珠大桥负角度竖转施工控制[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3 王道斌;张强;;82米竖转承重塔设计与应用[A];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强;;整体竖转技术在斜拉索桥倾斜索塔施工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宁德飚;巫惠斌;王孝国;李晓渝;;广州丫髻沙大桥竖转施工阶段计算分析[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6 周志祥;范亮;徐勇;;适于山区深谷的竖转钢箱—混凝土组合拱桥[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强;大跨度钢拱结构竖转提升施工法[N];建筑时报;2012年

2 ;锦城又添新景观:云飞桥内拱塔昨竖起[N];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文武;动态无应力构形有限元及钢筋混凝土拱桥负角度竖转施工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军;宜兴荆邑大桥双套拱塔竖转施工主要技术应用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2 刘玉华;大跨度钢管拱桥拱助竖向转体施工方案分析及应用[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安丽勇;大跨度拱桥负角度竖转施工工艺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高峰;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竖转施工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王勇平;竖转钢—砼组合拱桥施工及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帅;竖转钢-砼组合拱桥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7 宰国军;竖转钢—砼组合拱桥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8 曾志良;澜沧江桥劲性骨架拱二次竖转工艺及成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杨思民;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肋施工及竖转施工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10 吴阳;大跨度单肋拱桥竖转施工及吊杆张拉过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6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0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