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屈服面模型在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高填方路基 + 双屈服面模型 ; 参考:《公路》2017年03期
【摘要】:工后沉降是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填方的高等级公路中,对其要求更为严格。工后沉降一般根据施工期实测沉降曲线进行推算,但受地基处理方法、上部荷载填筑方式、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预测工后沉降一直是一个工程技术难题。文中以某高等级公路工程路基沉降的长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引入双屈服面弹塑性模型对工后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双屈服面模型计算的工后沉降较常用的推算方法得到的工后沉降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值得在设计中推广应用。
[Abstract]:Post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is one of the main control factors for the design of subgrade, especially in high grade high grade highway, which is more strictly required. The post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is generally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settlement curve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but it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filling method of upper loa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long-term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subgrade settlement of a high grade highway proje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nalysis of the post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with the double yield surface elastoplast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t settlement obtained by the double yield surface model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at obtained by the commonly used calculation metho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the design.
【作者单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瑞迪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916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40080
【分类号】:U4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艳娣;李绍宏;;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年05期
2 王铁法;黄雄飞;;高填方路基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中外公路;2010年04期
3 任仁;;复杂地形条件下高填方路基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5期
4 郭志东;杜智超;刘静宜;;山区乡村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处理技术措施[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2年S2期
5 韦凌霄;秦彩霞;;浅谈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6 何顺江;;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年12期
7 彭子江;;浅析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01期
8 王丽媛,王笃礼,丁建平,梁兵;沉降监测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J];工程勘察;2003年03期
9 王丽媛;用沉降监测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3期
10 霍建广;伍伟军;;高填方新旧路基结合段填筑技术[J];华南港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宏;范永政;吴国庆;;九寨黄龙机场高填方变形机理与控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2 李明领;;高原斜坡软土地段高填方路基设计与施工[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仁文;十六局机化处筑成内昆高填方路基[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2 通讯员 高晶晶;河北高速路建设破难题稳推进[N];中国交通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谷复光;吉林省某路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资建民;高填方路基快速施工与沉降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童怀峰;高填方路基加宽后处理技术及变形性状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4 王雯璐;侧填荷载对高填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婉丽;黄土地区高填方加筋土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娇;毛乌素沙漠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温珍斐;高填方及深软基涵洞结构受力与沉降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齐有锋;重载铁路高填方路基竖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王凤;V型沟谷巨粒土高填方路基修筑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曾启霜;山区机场高填方施工标段搭接区变形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何俊;填石高填方超宽土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及计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张国龙;高填方地基沉降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木勋;岩溶区高填方地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陈斐儿;威宁机场高填方地基填筑加载速率效应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王成锋;山区机场高填方体沉降变形控制与评价[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9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9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