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多空隙组合介质隧道渗透物理模型试验

发布时间:2018-05-23 18:11

  本文选题:隧道开挖 + 渗流物理模型 ; 参考:《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年03期


【摘要】:跃龙门隧道工程施工期出现严重的涌突水问题,不仅制约隧道开挖安全,而且会因地下水位降低而触发该区植被生态健康问题。结合该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基于相似模型原理,选用普通砖钻孔填砂模拟具有多空隙组合特征的岩体,设计研制了隧道渗透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考虑了岩体主要裂隙倾角分别为0°和60°两种情况。对两个倾角8种工况进行了渗透试验,测试分析表明:(1)主要裂隙方向会对渗流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倾角与水流方向夹角较小时涌水现象较为突出;(2)隧道正上方的地下水位下降最快,离隧道轴线越远的水位下降越慢,稳定渗流时的水位也越高,连接相同高程测点在同一时刻的水位形成的水面线均呈现降落漏斗形状;(3)试验获得的稳定渗流时间与原型观测结果一致;(4)模型影响范围与数值计算隧道开挖影响范围较为接近。
[Abstract]:Serious water inrush occur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Yuelongmen Tunnel, which not only restricted the safety of tunnel excavation, but also triggered the ecological health problem of vegetation in this area because of the lowering of groundwater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tunnel an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 model, the permeability physical model of the tunnel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selecting ordinary brick drilled sand to simulate the rock mas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void combination. The physical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at the inclination of the main fractures is 0 掳and 60 掳, respectively. The perme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inclined angles under 8 working conditions. The test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fractures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epage flow. When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is small, the phenomenon of water gushing is more prominent.) the groundwater level above the tunnel decreases fastest, the farther away from the axis of the tunnel, the lower the water level, and the higher the water level when the seepage is stable. The stable seepage time obtained by the experi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totype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influence range of the model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unnel excav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2015CB057903) 四川省科技计划专项(2014SS027,CLRQT-2013-010)
【分类号】:U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先国,高波;地铁近距离平行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2 M.Voerckel,M.Peters;掘进机隧道开挖的最新技术与未来发展[J];建筑机械;2002年05期

3 王旭光;隧道纵向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铁道建筑;2003年08期

4 郝建国,张永阔;岩坑尖隧道开挖控制测量技术[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5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常银生;戚科骏;;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6 泽楷;;不屈的隧道工向吉林[J];中华建设;2007年01期

7 赵文政;;老山隧道原生态建设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4期

8 蒯行成;刘伟纲;任毕乔;官邑;;初应力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有限元原理及列式[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9 吉小明;王宇会;阳志元;;隧道开挖问题中的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10 付慧;;如何在隧道开挖时防止坍塌[J];职业技术;200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卓然;何泰源;孙福胜;赵基盛;;岩栓加固对隧道开挖的影响[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庄文任;;选用隧道开挖法之考虑因素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3 张振刚;齐国红;;隧道开挖作用对地层工程性质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4 曹玉玲;秦峰;韦雁飞;;论盐坝高速公路大梅沙隧道建设管理工作[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吴宏伟;周小文;J.K.H.Chung;;浅埋平行隧道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傅刚;张林;;“八一”、“向阳”隧道衬砌开裂分析及治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A·Richter;杨辉;;水泥和聚氨酯灌浆在矿山和隧道开挖中的应用与效果[A];岩石与混凝土灌浆译文集[C];1995年

8 董亚东;石云;何锦明;;贵广铁路佛山隧道深基坑开挖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执祥;;新松树湾隧道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士民;刘丰军;叶飞;汪成兵;;隧道塌方研究中的数值方法发展现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薇 郭文清;奎北铁路巴音努鲁隧道月底贯通[N];伊犁日报(汉);2008年

2 本报记者 俞莹 刘凌;贵金线3号隧道提前贯通[N];贵阳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邓昆伦 张雷;贵广铁路千米以下隧道全部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李连明 何增旺 牟绍书;安邵高速公路I标段隧道开挖突破8000米[N];人民铁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爱正;隧道塌方何时了?质量监察要做好![N];中国贸易报;2012年

6 石中生 本报通讯员  田冬 张伟;环保理念贯穿建设始终[N];中国交通报;2006年

7 唐爱众邋张君 石治荣;浏阳河隧道六大技术难题咋破解?[N];科技日报;2007年

8 徐景明;翔安隧道挺进“最深点”[N];厦门日报;2008年

9 张纪平邋刘刚;世界跨度最大穿河隧道顺利贯通[N];中华建筑报;2008年

10 通讯员赵江平;我国最长高瓦斯隧道动工开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翔天;隧道开挖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2 杜炜平;隧道开挖地质灾害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张俊峰;软土地区基坑对下卧隧道变形的影响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万明富;超大跨公路隧道开挖力学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黄强;基于黏弹性理论的隧道围岩应力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锐;基于HHT分析的超浅埋隧道下穿民房降振控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闫茂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开挖砂土地层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立国;冻融作用引起上部隧道变形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胡传鹏;深埋隧(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全民;隧道软岩特性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邵鸿皓;绵茂路篮家岩隧道涌水预测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谭绪凯;基于动力特性的隧道抗震设计深浅埋划分界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超;施工隧道质量安全评估及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袁博;隧道开挖对上方桩基础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10 徐庆;软弱土层开挖施工方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5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25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