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马歇尔击实方法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微观结构性能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8期
【摘要】:采用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X-ray CT)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30+45"、"40+35"、"50+25"、"60+15"、"75+0"五种马歇尔击实方法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件的内部的粗颗粒的颗粒主轴取向角和空隙特征分布特征;并通过统计分析提出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马歇尔击实方式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粗集料取向角基本符合洛伦兹分布,第二遍击实次数越多,粗集料取向角减小幅度越大,增大二次击实功虽然可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颗粒分布结构;但远没有增大第一次击实功效果明显。"50+25"、"60+15法"空级配中大孔百分比明显减小,而小孔百分比显著增大,随着第二遍击实次数的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平均孔径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马歇尔试件平均孔径与劈裂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二次击实可减小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的大孔,改善粗集料的骨架承载结构,综合考虑击实方法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粗颗粒存在形态以及细微观空隙分布特征的影响,推荐采用"50+25法"成型马歇尔试件。
[Abstract]:Five Marshall compaction methods, I. e., "3045", "4035", "5025", "6015" and "750",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entation angle and void characteristics of coarse particles in the inner part of cold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by using industrial C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ique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it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entation angle of coarse aggregate of cold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under Marshall compaction is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Lorentz distribution. The more the compaction times of the second time, the greater the decrease of coarse aggregate orientation angle. Although increasing secondary compaction work can improve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emulsified bitumen cold recycled mixture, the effect of the first compaction work is not obviou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second compaction times, the average pore size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and there is a good linear fit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verage pore size and the splitting strength of Marshall sample. The secondary compaction can reduce the large hole in the cold recycled mixture of emulsified asphalt, improve the skeleton bearing structure of coarse aggregate, and synthetically consider the splitting strength of cold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with the compaction metho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morphology of coarse particl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scopic voids, the "5025" method is recommended to be used to form Marshall specimen.
【作者单位】: 中交路桥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琰;基于均匀设计的冷再生混合料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3期
2 尚福鲁;滕翠翠;孙振伟;;冷再生混合料的研究动态[J];山西建筑;2010年16期
3 宋长柏,王丽,陈朝霞;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4 王丽,魏连雨,刘奎颖;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于洪源,吉丽娜,吴琰;均匀设计在不同添加剂的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周慧东;;冷再生混合料反应机理分析[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9期
7 尹萍;贾富贵;;泡沫(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8 张亮;;旧料掺量对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3年05期
9 姚笛;;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3期
10 成安洪;高建华;胡伟;;厂拌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拌和施工工艺要点[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连雨;王丽;王国清;;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2 李相国;尹晓波;马保国;王海峰;李俊晓;;改性剂对粉煤灰-水泥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薛振山;王纯鸣;;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任伟;;试验研究道路用的乳化沥青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乳化沥青学组九○年年会暨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6 宋晓燕;杜月宗;赵可;;乳化沥青及其影响因素探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7 王发洲;张运华;;温度和压力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水侵蚀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申凯华;;阳离子乳化剂结构和表面活性与乳化沥青应用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中国市政工程学会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乳化沥青学组成立和技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陈京玉;;浅谈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维修应用的几种施工方法[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杨宝众;亚洲首套就地冷再生机组亮相[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通讯员 徐斌 谢天祥;建筑垃圾+乳化沥青=筑路新材料[N];东方城乡报;2009年
3 陈文琪 记者 宋迪;技术创新提升公路养护水平[N];六盘水日报;2010年
4 马素月;西宝高速“旧貌换新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5 黄婉利 杜益军;特种沥青闯过山区“鬼门关”[N];中国石化报;2013年
6 王红刚;浅谈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N];西部法制报;2012年
7 马素月;北京低碳示范路应用“龙旋风”[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马素月;“龙旋风”巧治京港澳高速公路“疑难杂症”[N];中国交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武泽锋;旧沥青路面铣刨料工厂冷再生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2 沈凡;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树青;乳化沥青和泡lで嗬湓偕旌狭闲阅苎芯縖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刘玉国;泡lで嗉捌淅湓偕旌狭下酚眯阅苎芯縖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娜;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长期使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张军;贵州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赵洪键;水泥冷再生基层材料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谈世军;贵州山区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罗海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细观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刘亮;RAP表面特征及其性能改善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卢勇;冷再生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中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10 窦玉荣;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及结构组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4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4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