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腐蚀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3 13:14

  本文选题:钢筋混凝土 + 桥墩 ; 参考:《混凝土》2017年10期


【摘要】:海洋环境下受腐蚀桥墩的抗冲击力学性能对全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响极大。运用显式动力学软件LS-DYNA分别从撞击物质量、接触面形式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桥墩抗侧向冲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冲击物块质量从65.3 kg增加到145.3 kg,损伤单元数量增加了131.7%,损伤单元数量与冲击物块的质量成线性关系;同等质量的冲击物块,凸面冲击物块由于与墩柱的接触面比较小,瞬时应力最大,凸面冲击的钢筋残余最大Von Mises应力比凹面的增加了79.1%;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从25 MPa增加到45 MPa,钢筋的残余最大Von Mises应力降低了86.8%。
[Abstract]:The impac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rroded pier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whole bridge. Using explicit dynamic software LS-DYNA,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ier against lateral impact are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impact mass, contact surface form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ass of impingement increases from 65.3 kg to 145.3 kg, the number of damage units increases by 131.7, and the number of damage units i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mass of impingement blocks. Because of the smaller contact surface with the pier column, the instantaneous stress of the convex impingement block is the largest. The maximum residual Von Mises stress of steel bar with convex impact increased 79.1% than that of concave steel bar, and whe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ncreased from 25 MPa to 45 MPA, the maximum residual Von Mises stress of steel bar decreased by 86.8%.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64)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J2011G003)
【分类号】:U441;U44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治国;司炳君;王东升;黄照南;于德海;;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修复技术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5期

2 李正;李忠献;;基于梁柱单元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刘鸣;陆本燕;刘伯权;;钢筋混凝土桥墩破坏模式识别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1年03期

4 王清湘;王轩;;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修复震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钢筋混凝土桥墩柱抗震性能试验[J];工业建筑;2011年10期

5 黄峥;白植舟;;钢筋混凝土桥墩延性影响因素理论研究[J];桥梁建设;2012年04期

6 刘庆华,范立础;钢筋混凝土桥墩箍筋对延性抗震性能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张利,李子青,胡兆同,刘健新;数值法求解圆柱形钢筋混凝土桥墩的M-φ曲线[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王剑武;洛三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控爆拆除[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年S1期

9 李鹏,刘钊;钢筋混凝土桥墩压弯承载力统一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吉伯海;有关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新型刚节点结构形式的开发及其抗震性能的实验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幼平;周宏业;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延性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陈幼平;周宏业;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延性计算[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3 闫贵平;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弹塑性损伤的基础机理研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4 谢楠;陈英俊;;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抗震分析[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5 白植舟;崔宏;甄东晓;;轴力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刘彦辉;谭平;周福霖;黄襄云;温留汉·黑沙;;双室薄壁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杨永顺;卢明奇;刘浩;;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数值仿真试验模型[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8 刘庆华;徐虎;;单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9 夏修身;陈兴冲;;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10 吴坚;熊健民;余天庆;张伟;陈亮;;强地面运动的反应谱特性对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需求的影响[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焦红霞;应立即上马能源大通道环境研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张一玲;愿这样的行动多些,再多些[N];中国海洋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艾庆华;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态数值评价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孙治国;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变形能力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贺斌;地震作用下海洋环境码头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洋;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残余位移数值模拟[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2 龚强;基于OpenSees回澜立交桥震害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3 高波;钢筋混凝土桥墩开裂刚度理论与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4 薛万程;震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易损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孙伟;弯剪破坏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变形能力与配箍要求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邢怀海;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桥墩新型刚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顾毅云;强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残余剪切强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8 杨玄;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分析与模型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靳建楠;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残余位移估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陈子晴;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桥墩冲击性能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72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72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