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滑坡体系应力变形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5 14:50

  本文选题:隧道 + 滑坡 ; 参考:《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9期


【摘要】: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大量的道路需要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在这些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滑坡,有时不得不面对隧道穿越滑坡的情况,形成隧道-滑坡体系。隧道-滑坡体系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极为复杂,成为了中西部地区隧道工程中的最主要难点之一。重庆巫奉高速公路的杨家湾隧道就是典型的案例,以重庆杨家湾隧道滑坡为原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杨家湾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并通过FLAC3D有限元计算软件验证了模型试验得出的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隧道在滑坡体中的受力类似于简支梁结构,隧道中间位置的变形最大;然后随着向两侧的延伸,变形逐渐减小。(2)隧道与滑带之间的间距是影响隧道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等条件下,隧道距离滑带越近,其受到的压力越大。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roads need to pass through areas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re are large numbers of landslides in these areas, and sometimes they have to face the situation of tunnels passing through landslides. Forming tunnel-landslid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unnel-landslide system are very complex,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fficulties in tunnel engineering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Yangjiawan Tunnel of Wubong Expressway in Chongqing is a typical case.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Yangjiawan tunnel-landslide system is analyzed by laboratory model test. The law of model test is verified by FLAC3D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software,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s drawn: the stress of tunnel in landslide is similar to that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structure, and the deformation in the middle of tunnel is the biggest, then with the extension to both sid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unnel and the slip zon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unnel stres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closer the tunnel is to the slip zone, the greater the pressure is.
【作者单位】: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U45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永红,温北星,杨蒲雯;209国道西坡境内三座隧道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交通科技;2001年S1期

2 陈先国,高波;地铁近距离平行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9期

3 M.Voerckel,M.Peters;掘进机隧道开挖的最新技术与未来发展[J];建筑机械;2002年05期

4 王旭光;隧道纵向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铁道建筑;2003年08期

5 郝建国,张永阔;岩坑尖隧道开挖控制测量技术[J];山西交通科技;2003年S1期

6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常银生;戚科骏;;隧道开挖对临近桩基影响的二维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7 泽楷;;不屈的隧道工向吉林[J];中华建设;2007年01期

8 赵文政;;老山隧道原生态建设综述[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4期

9 蒯行成;刘伟纲;任毕乔;官邑;;初应力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有限元原理及列式[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10 吉小明;王宇会;阳志元;;隧道开挖问题中的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卓然;何泰源;孙福胜;赵基盛;;岩栓加固对隧道开挖的影响[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庄文任;;选用隧道开挖法之考虑因素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3 张振刚;齐国红;;隧道开挖作用对地层工程性质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4 曹玉玲;秦峰;韦雁飞;;论盐坝高速公路大梅沙隧道建设管理工作[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吴宏伟;周小文;J.K.H.Chung;;浅埋平行隧道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傅刚;张林;;“八一”、“向阳”隧道衬砌开裂分析及治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A·Richter;杨辉;;水泥和聚氨酯灌浆在矿山和隧道开挖中的应用与效果[A];岩石与混凝土灌浆译文集[C];1995年

8 董亚东;石云;何锦明;;贵广铁路佛山隧道深基坑开挖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执祥;;新松树湾隧道变形规律的试验研究[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士民;刘丰军;叶飞;汪成兵;;隧道塌方研究中的数值方法发展现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薇 郭文清;奎北铁路巴音努鲁隧道月底贯通[N];伊犁日报(汉);2008年

2 本报记者 俞莹 刘凌;贵金线3号隧道提前贯通[N];贵阳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邓昆伦 张雷;贵广铁路千米以下隧道全部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李连明 何增旺 牟绍书;安邵高速公路I标段隧道开挖突破8000米[N];人民铁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爱正;隧道塌方何时了?质量监察要做好![N];中国贸易报;2012年

6 唐爱众邋张君 石治荣;浏阳河隧道六大技术难题咋破解?[N];科技日报;2007年

7 徐景明;翔安隧道挺进“最深点”[N];厦门日报;2008年

8 张纪平邋刘刚;世界跨度最大穿河隧道顺利贯通[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通讯员赵江平;我国最长高瓦斯隧道动工开挖[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10 记者 古月 通讯员 叶坚;美兰机场隧道提前合龙[N];海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红军;上覆富水砂层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与注浆加固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吴翔天;隧道开挖对桩基承载性状的影响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3 杜炜平;隧道开挖地质灾害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张俊峰;软土地区基坑对下卧隧道变形的影响与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万明富;超大跨公路隧道开挖力学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6 黄强;基于黏弹性理论的隧道围岩应力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卢金树;油船水下破舱油品泄漏动力学机理及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8 肖志鹏;考虑支护—围岩相互作用的隧道开挖可靠度分析与设计优化[D];浙江大学;2017年

9 安建永;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锐;基于HHT分析的超浅埋隧道下穿民房降振控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闫茂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开挖砂土地层稳定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立国;冻融作用引起上部隧道变形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胡传鹏;深埋隧(巷)道围岩变形破裂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全民;隧道软岩特性分析及施工控制措施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

6 邵鸿皓;绵茂路篮家岩隧道涌水预测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7 谭绪凯;基于动力特性的隧道抗震设计深浅埋划分界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超;施工隧道质量安全评估及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庆;软弱土层开挖施工方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孙亚朋;超前小导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支护机理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82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82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