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模型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 绕城高速公路 ; 参考:《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03期
【摘要】:绕城高速公路与市区交通网络车流交换具有不同于其他公路的特征,其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要求亦不同.以绕城高速公路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停车换乘需求、停车换乘可靠性和建设用地需求3类7项PR设施选址评价指标.运用物元评价方法,建立了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通过综合关联度把待选址站点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选择在综合评价等级"优"的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设置PR设施.所建模型应用在西安市绕城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结果表明,在西安绕城高速与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主要制约因素是用地限制,和实际情况吻合.
[Abstract]:The traffic flow exchange between the surrounding expressway and the urban traffic network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highways, and it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location requirements of PR facilities of urban rail transi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parking and transfer facility loc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ree types and seven PR evaluation indexes of parking and transfer demand, parking and transfer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location selection of parking and transfer facilities. By using the matter element evaluation method, the matter element evaluation model of PR facility location selection for the city around the city expressway and the urban rail transit is established.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used to give weight to each index, and the site to be selected is classified as excellent, good and middl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degree. After 4 grades, PR facilities are set up near the rail transit st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rade "excellent". The model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Xi'an high speed and urban rail transit PR faci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striction factor is the land use restric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8035)~~
【分类号】:U4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明;杨珍;刘则承;;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2 张文会;李德才;罗文文;;基于熵权的交通事故现场安全属性识别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02期
3 裴玉龙,张茂民;基于路网的换乘强度研究[J];城市交通;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文博;停车换乘系统分析、评价与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何保红;城市停车换乘设施规划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宇;停车换乘设施(P&R)需求量预测与选址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张琦;山地组团城市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陈新元;双模式交通网络下停车换乘(P&R)设施的选址及场站规模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贺亚静;大城市交通换乘设施需求预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5 陈如刚;停车换乘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继孟;孙全欣;张桐;;公铁联运规模效应和枢纽拥挤效应的联动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斌;;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组织特征[J];地理学报;2009年12期
2 王茂军;宋国庆;许洁;;基于决策树法的北京城市居民通勤距离模式挖掘[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3 刘志林;张艳;柴彦威;;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4 郑思齐;曹洋;;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北京市通勤时间和通勤流量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5 孟晓晨;吴静;沈凡卜;;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6 孙斌栋;潘鑫;宁越敏;;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7 李强;李晓林;;北京市近郊大型居住区居民上班出行特征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8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彭萍;;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9 刘灿齐;;就近居住补贴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及其模型[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4期
10 袁家冬,孙振杰,张娜,赵哲;基于“日常生活圈”的我国城市地域系统的重建[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於昊;杨涛;钱林波;殷杰;;停车换乘系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10期
2 沈家军;王炜;陈峻;;基于路段及停车阻抗的停车换乘系统优化平衡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3 吴心宏;林敏;;国外发展停车换乘系统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J];城市公用事业;2008年05期
4 熊萍;杜龙;卢少平;赵宜;;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停车换乘行为[J];系统工程;2008年03期
5 张戎;王林平;闫哲彬;;停车换乘需求分析与定价方法——以上海市轨道交通停车换乘为例[J];城市交通;2009年02期
6 刘燕;秦焕美;潘小松;关宏志;敖翔龙;;北京市停车换乘需求调查与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年03期
7 秦焕美;关宏志;敖翔龙;刘燕;;停车换乘设施使用者调查[J];城市交通;2012年01期
8 史志法;;厦门市停车换乘系统功能与布局探析[J];城市建筑;2013年04期
9 范文博;;新加坡停车换乘系统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年08期
10 贺亚静;杨孝宽;;北京市停车换乘设施的规划与选址研究[J];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星;;成都市停车换乘系统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宗杰;北京“停车换乘”带来新商机[N];中国交通报;2004年
2 陆文军;私车+轨交:上海力推公共停车换乘试点[N];中国信息报;2010年
3 记者 李国 实习生 李娜;重庆停车换乘设施让市民很无奈[N];工人日报;2013年
4 高路;上海试行“P+R”停车换乘[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5 本报记者 余茜;停车换乘 为何应者寥寥[N];重庆政协报;2014年
6 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韩慧;轨道交通昌平线1500余车位供停车换乘[N];北京日报;2010年
7 郭富莹 本报记者 章一灵;金阳新区拟建停车换乘系统[N];贵阳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杨sァ√房,
本文编号:1982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8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