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对路堤斜坡稳定性影响的时间效应
本文选题:降雨 + 时间效应 ; 参考:《岩土力学》2015年S1期
【摘要】:以某高速公路填筑试验路堤为例,基于非饱和土渗透及强度理论,采用渗流场与应力场、稳定性计算耦合的方法,对两种不同透水特性的路堤在降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稳定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1)透水性能较好的路堤斜坡下部降雨入渗要强于斜坡上部,透水性能较差的路堤斜坡,雨水往往以近似于均匀的形式入渗;(2)透水能力强的路堤斜坡在短暂的超强降雨或者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超长的降雨过程中,其最小稳定性系数易于出现滞后现象,一般滞后0.5~3 d,透水能力差的路堤斜坡最小稳定性系数有显著滞后特点,一般滞后7~15 d;(3)总降雨量一定、雨强大于等于50 mm/d条件下透水能力强斜坡能达到的最小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时间增长而降低,而透水能力差的斜坡最小稳定性系数受雨强和降雨时间共同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rmeability and strength of unsaturated soil, the coupling method of seepag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tability of a highway embankment filled with test embank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the variat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tability coefficient with time during rainfall for two kinds of embankments with different perme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embankment slope with better permeability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ope, and the embankment slope with poor permeabilit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embankment slope with poor permeability. The embankment slope with strong permeable capacity often infiltrates in a uniform form in the form of Rain Water. During the short period of super heavy rainfall or the rainfall with low intensity but long duration, the minimum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embankment slope is prone to lag. In general, the minimum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embankment slope with poor permeability is obviously delayed by 0.5 ~ 3 days, and the total rainfall of embankment slope with a delay of 715 days is constant. The minimum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trong permeable slop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time when the rainfall intensity is greater than 50 mm/d, while the minimum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lope with poor permeability is affected by both rain intensity and rainfall time.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2013CB733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02212,No.41472274)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No.SKLGP2012Z008)
【分类号】:U41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殷坤龙,汪洋,唐仲华;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1期
2 兰恒星;周成虎;李焯芬;王思敬;伍法权;;瞬时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降雨滑坡稳定性响应分析:以香港天然降雨滑坡为例[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3年S1期
3 孙建平;刘青泉;李家春;安翼;;降雨入渗对深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08期
4 詹青文;刘仁德;;降雨过程中的边坡失稳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11期
5 李峰;郭院成;;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作用机理分析[J];人民黄河;2007年06期
6 娄一青;;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及稳定有限元分析[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7 周家文;徐卫亚;邓俊晔;刘兴宁;;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水利学报;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梦芬;谭晓慧;李丹;熊昊翔;胡娜;;降雨入渗下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梅娟;蔡涛;胡韶华;马丽征;莫爱勰;杜晓民;吕国华;祁建刚;李科;李作萍;;卢氏县地质灾害滑坡预报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3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王雁林;;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新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4 王家海;任佳;张顺斌;易鹏莹;;利用地下水水位对滑坡预警的分析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胡伟;吕玉香;李辞平;余科;刘瑞;;江津浅层土质滑坡失稳分析与治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丛威青;李铁锋;潘懋;庄莉莉;;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的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动力学预警方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超波;陈丽华;冀晓东;周朔;甘敬;王小平;李金海;;造林土质边坡浅层平面滑坡模型的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赵衡;宋二祥;;诱发区域性滑坡的降雨阈值[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沈世伟;佴磊;徐燕;;不同权重条件下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陈平;丛威青;;GIS支持下的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俊宝;;闽东南台风暴雨型滑坡成灾临界降雨量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2 韦昌富;李幻;王吉利;;考虑弹塑性变形和毛细循环滞回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宗佶;乔建平;田宏岭;黄栋;王萌;;强震后降雨诱发条件下区域性地质灾害预警报方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陈清山;;闽侯县白沙镇大湖乡珍山村滑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占凤;乔娜;李臻;余芹芹;李国荣;朱海丽;毛小青;胡夏嵩;;西宁盆地周边灌木植物护坡水文效应影响要素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磊;张茂省;黄玉华;武文英;;优势入渗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叶殿秀;张强;马占山;;三峡库区诱发滑坡发生的降水统计特征[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8 马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课题简介[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陕西黄土高原诱发地质灾害降雨临界值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小丹;谢应恩;曾进群;张挺;杨光华;;某水库左坝山体边坡土层变形开裂原因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凡奇;基于GIS的泥石流预测预报[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日勖;抚顺西露天矿北帮滑坡监测预报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超波;林木根系固土护坡力学基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5 方薇;残积层红黏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建新;降雨非饱和入渗过程的水势描述及理论模型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7 谭捍华;类土质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阮永芬;复杂高边坡的动力和静力稳定性分析及空间变异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徐永年;崩塌土流动化机理及泥石流冲淤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
10 刘新喜;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羽;海州露天矿边坡残煤自燃诱发滑坡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付强;红粘土路基水汽运移特性及防排水优化设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建华;降雨条件下膨胀土与土钉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崔巍;变权组合方法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福明;降雨入渗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红晓;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高速远程崩滑流事件多因素复合约束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曹鹤;云南省盈江地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王群敏;舟曲特大泥石流的冲击作用及其防治对策[D];兰州大学;2011年
9 常波;水土耦合作用下的库岸滑坡时变可靠度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10 何华;滑坡主体介质激电特征的物理模拟与仿真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彬,刘宝琛;公路边坡降雨引起的渗流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殷坤龙,汪洋,唐仲华;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1期
3 谢剑明,刘礼领,殷坤龙,杜惠良,钮学新;浙江省滑坡灾害预警预报的降雨阀值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4期
4 栾茂田,武亚军,年廷凯;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边坡失稳的塑性区判据及其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5 黄润秋,戚国庆;非饱和渗流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4期
6 谢守益,张年学,,许兵;长江三峡库区典型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5年02期
7 郑颖人,赵尚毅,张鲁渝;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10期
8 郑颖人;赵尚毅;邓楚键;刘明维;唐晓松;张黎明;;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发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12期
9 张小丽;47年来深圳的严重气象灾害及其规律(一)(气候篇)[J];广东气象;2001年01期
10 张小丽;47年来深圳的严重气象灾害及其规律(二) (天气篇)[J];广东气象;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学东;浅层非饱和带降雨入渗规律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川,朱静;云南省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6期
2 周申立;高县县城附近斜坡稳定性分析[J];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3 张永波;斜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4 冉恒谦;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综述[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7年S1期
5 张锐波,张丽萍;斜坡稳定性的二级模糊推断[J];灾害学;1998年02期
6 罗文强;斜坡稳定性概率理论和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7 张晓晖,王辉,戴福初,马巍;基于关系矩阵和模糊集合的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8 曹杰,赵筱青;突变理论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年02期
9 刘焕喜,刘涌江;可靠性数学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西北地质;2001年02期
10 黄玉华;雷祥义;;模糊信息优化处理方法在陕西泾阳南塬塬边斜坡稳定性区划中的应用[J];灾害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茂其;张大泉;;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探讨[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郭映忠;;斜坡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黄志鹏;;层次分析法在重庆市岩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4 殷坤龙;;南区路基岩斜坡稳定性的计算机模拟分析[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5 李智毅;张欣海;王建锋;;重庆市沿江地带斜坡稳定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6 易萍华;罗嗣海;侯龙清;;江西宜黄县城区斜坡稳定性初步评价[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练操;晏鄂川;;极限平衡法计算斜坡稳定性中的地下水作用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8 苏伯芩;沈洁清;;变分法在斜坡稳定评价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9 张宜虎;唐辉明;杨裕云;;传统水压力求解法在斜坡稳定性评价中的适用条件[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10 曾磊;张茂省;黄玉华;武文英;;优势入渗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雪平;基于GIS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
2 靳德武;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晓杰;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南海某典型峡谷区斜坡稳定性评价[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2 康超;确定性模型在黄土沟壑区斜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朝阳;坡向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林青;海底斜坡稳定性及滑移影响因素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振;茅台机场2号填方斜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6 薛红;青海玉树州结古镇民主村西侧斜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沈军明;四川华蓥山溪口镇马鞍坪斜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处理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徐秀娟;兰州石峡口地区斜坡稳定性趋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9 刘博;波浪作用下海底斜坡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方法与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曾磊;优势渗流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98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9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