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乳化沥青的界面黏弹性及Zeta电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9 12:26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界面扩张流变 ; 参考:《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通过对两种自制乳化剂A,B界面扩张模量及所制备乳化沥青Zeta电位的测定,考察了界面扩张模量和Zeta电位与乳化沥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当自制乳化剂A,B浓度分别为100 mg/L,50 mg/L时,界面膜弹性最大。当乳化剂A,B掺量分别为2.8%、1.2%时,所制备乳化沥青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储存稳定性最佳。因此,界面扩张模量、Zeta电位与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故二者可作为评价乳化剂优劣及确定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facial expansion modulus and Zeta potential of emulsified asphalt and the stability of emulsified asphalt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interfacial expansion modulus and Zeta potential of two self-made emulsifier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mulsifier Anb is 100 mg / L ~ (50 mg / L), the elasticity of the interfacial membrane is the highest. The Zeta potential of emulsified asphalt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storage stability was the best when the emulsifier Agna B content was 2.8 and 1.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interfacial expansion modulus and Zeta potential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emulsified asphalt, so they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mulsifier and determine the optimum amount of emulsifier.
【作者单位】: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基金】: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2015021054)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英,刘国祥,孔宪明,张玉贞;乳化沥青密度测定法刍议[J];石油沥青;2004年01期

2 鞠海莲;;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徐建祥;;浅议影响乳化沥青稳定性的因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4 王依群;;乳化沥青在公路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年12期

5 郑云鹏;马晓谦;沙龙;;乳化沥青的形成机理及发展[J];山西建筑;2008年04期

6 王京力;肖晶晶;蒋玮;;道路用乳化沥青综述[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7 梁志中;;中石油乳化沥青开发及标准体系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10期

8 张小平;;浅析乳化沥青的形成及分裂机理[J];科学之友;2012年12期

9 陈兴明;;乳化沥青生产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年20期

10 康泰峰;;关于乳化沥青的生产和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伟;;试验研究道路用的乳化沥青技术[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乳化沥青学组九○年年会暨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 宋晓燕;杜月宗;赵可;;乳化沥青及其影响因素探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4 王发洲;张运华;;温度和压力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水侵蚀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申凯华;;阳离子乳化剂结构和表面活性与乳化沥青应用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中国市政工程学会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委员会乳化沥青学组成立和技术交流会会议纪要[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陈京玉;;浅谈乳化沥青在路面养护维修应用的几种施工方法[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8 秦永春;黄颂昌;徐剑;吴德龙;李向阳;;透层油应用现状及高渗透乳化沥青[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廖宇峰;;浅谈寒冷地区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应用[A];中铁五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论文集[C];2010年

10 蒋福刚;周宝宏;严晓生;;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施工技术浅探[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陶然;乳化沥青砂浆成为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的“宠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李欣 实习生 石慧琴;中海沥青拿到进军高铁通行证[N];泰州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徐斌 谢天祥;建筑垃圾+乳化沥青=筑路新材料[N];东方城乡报;2009年

4 记者 宁彬 杜益军;东海牌沥青铺上沪宁高铁[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罗源源;破解经营困局 科技让品牌更有分量[N];首都建设报;2011年

6 通讯员 唐德阳;中铁四局集团机电公司研制的砂浆车获7项国家专利[N];人民铁道;2010年

7 陈文琪 记者 宋迪;技术创新提升公路养护水平[N];六盘水日报;2010年

8 马素月;西宝高速“旧貌换新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9 黄婉利 杜益军;特种沥青闯过山区“鬼门关”[N];中国石化报;2013年

10 记者 罗源源;科技铺就新前景[N];首都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品晖;乳化沥青体系形成与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2 沈凡;水泥—乳化沥青—水性环氧复合胶结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辉;矿物填料对乳化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刘彦珍;R24G型半温拌乳化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坤;基于功能型CAC快速修复材料组成设计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李秀显;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市政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雷治仪;贵州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文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李远厂;乳化沥青—柔性纤维改性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8 徐艳;彩色乳化沥青制备技术及其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郭序华;山区高速公路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10 陈晓露;高性能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99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99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