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百万人口城市准快速路系统关键技术策略构建探讨——基于四川省11个城市案例的研究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8-06-10 16:04

  本文选题:城市交通规划 + 快速路 ; 参考:《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国内已建成的快速路系统,基本上均针对200万人口及以上的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对于10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鲜有研究与实践,而百万人口城市在我国城市序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承载城镇化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出行半径明显增加,尤其是组团型山地城市或带形城市,常规的主干路系统难以适应快捷出行需求,急需技术等级较高的骨架道路系统支撑城市空间拓展。深入分析百万人口城市的交通出行诉求,采用现状总结与规划案例归纳的方法,对百万人口城市规划"快速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百万人口城市快速路系统准确定义应为准快速路系统,并探讨其初步定义、主要技术指标、推荐标准等,以期指导百万人口规模城市骨架路网系统建设。
[Abstract]:The expressway system that has been built in China is basically aimed at large cities and megacities with a population of 2 million or more, and few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have been done on cities with a population of about 1 million. The cities with a million people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urban sequence of our country. It is the main carrier of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transfer. With the expansion of urban space, the travel radius obviously increases, especially in the mountainous cities or belt cities, the conventional trunk road system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fast travel. High-grade skeleton road system is urgently needed to support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demand of transportation travel in the cities with millions of population, adopts the method of summing up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mmarizing the cases of planning, and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expressway system of urban planning of millions of peopl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accurate definition of the urban expressway system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na at present should be quasi-expressway system, and the preliminary definition,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recommended standards should be discussed. With a view to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keleton network system on the scale of millions of people.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69)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芬,李森林;对西安市快速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2 许传强;郭东军;王海阔;;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设动因和发展趋势浅析[J];山西建筑;2008年13期

3 杨尔怡;吴X;;快速路出入口设置探讨——以无锡快速内环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4 徐安宁;白颖;;城市中心区环形快速路设计要点总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4期

5 翟海涛;谷剑;;简析呼和浩特市快速路规划[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年01期

6 ;天津市快速路项目全面启动[J];天津建设科技;2003年05期

7 崔莉莉;;津城快速路上的“长虹”为快速路“提速”[J];天津建设科技;2005年06期

8 曹伯虎,齐琳;智能快速路构建天津中心城区交通大动脉[J];天津建设科技;2005年01期

9 王晓华;赵建伟;;天津快速路系统设计及特点[J];天津建设科技;2006年01期

10 陈原;农红萍;;浅谈准快速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云南楚雄市的实践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彭程;;快速路设计与环境景观协调初探[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朱敏;邹南昌;;天津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袁长亮;李宏海;;快速路出口辅路信号模糊调节控制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进枢;;深圳特区快速路系统工程建设施工组织与实施[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茅以升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5年

5 葛剑;;快速路智能控制系统框架结构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天津)’200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黄又清;;浅谈武汉市城市快速路系统[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张均任;;关于高等级道路设计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顾天奇;陆構婷;;苏州工业园区中环快速路关键问题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以农 林静 尹卫国;引导北京城市快速路系统合理布局[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可;科学发展观下的快速路建设[N];南通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宏宇;全速推进中的西部快速路[N];秦皇岛日报;2010年

4 记者 董馨 实习生 李阔;我市决定建设 “两横两纵”井字快速路[N];长春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马雪梅 周晓方;快速路建设,无锡领跑苏锡常[N];无锡日报;2011年

6 记者 秦建莉;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开工[N];徐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黄束;高标准“编织”西部快速路[N];秦皇岛日报;2012年

8 ;快速路二环高架打造空中走廊[N];长春日报;2012年

9 记者 陶阳;沈阳东一环快速路竣工通车[N];辽宁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黄永东;延长京广快速 接通两条高速[N];郑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金星;快速路设置收费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晏秋;城市快速路衔接问题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长春市高架快速路沿线慢行系统构建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

2 李岚;主城区快速路规模合理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王玉玲;主辅路车道分配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王宇;乌鲁木齐市快速路降雪天气下交通特性及服务水平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杨建超;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快速路方案评价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6 张宁;大城市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一体化布局规划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7 蒋程镔;基于地面路网MFD的快速路匝道控制优化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8 应宇东;苏州市南环快速路西延(高新区段)工程可行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宇;快速路出入口关键设计要素取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郭茜;快速路与其他城市道路的集成管理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3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03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