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更高速度条件下铁路简支箱梁关键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4 20:13

  本文选题:高速铁路 + 简支箱梁 ; 参考:《铁道标准设计》2015年11期


【摘要】:针对梁体基频、竖向刚度等参数,概述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参数的研究思路及成果、参数设计及运营现状,采用车桥竖向相互作用程序分析铁路简支箱梁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梁体基频为设计参数的控制因素,梁体实测梁体基频高于设计值和规范限值,梁体刚度存在一定的储备;时速350 km的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可适应更高速度420 km/h的运营要求;420 km/h速度等级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关键参数可参考350 km/h速度等级相关参数;40 m跨度车桥动力响应明显降低,梁体基频等动力参数不再控制梁体设计,建议开展高速铁路更大跨度简支箱梁应用研究。
[Abstract]:Aiming at the parameters of beam foundation frequency and vertical stiffnes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ideas and achievements of bridge parameters, parameter design and operation status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The dynamic response law of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is analyzed by means of vehicle-bridge vertical interaction progr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he beam body is the control factor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the measured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he beam body is higher than the design value and the limit value of the code,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beam body has a certain reserve. The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of 350km / h can meet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er speed of 420 km/h. 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can refer to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the 350 km/h speed grade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40m span vehicle-bridge is obviously reduced. The design of beam body is no longer controlled by 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foundation frequency of beam body, so it is suggeste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ong-span simply supported box girder in high-speed railway.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3B001-A-2) 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研项目(J2014G009)
【分类号】:U44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超勋;胡所亭;柯在田;牛斌;;32m双线简支箱梁在对开列车作用下梁体竖向动力响应规律研究[J];钢结构;2013年06期

2 徐升桥,邓运清,张华;铁路客运专线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7期

3 孙树礼;;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工程[J];铁道标准设计;2008年06期

4 夏禾;郭薇薇;张楠;;车桥系统共振机理和共振条件分析[J];铁道学报;2006年05期

5 张楠;夏禾;郭薇薇;;基于轮轨线性相互作用假定的车桥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J];铁道学报;2010年02期

6 刘鹏辉;姚京川;尹京;董振升;孟鑫;杨宜谦;;时速200~250km高速铁路桥梁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7 胡所亭;牛斌;柯在田;刘晓光;;高速铁路常用跨度简支箱梁优化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1期

8 杨宜谦;姚京川;孟鑫;刘鹏辉;尹京;董振升;王巍;;时速300~350km高速铁路桥梁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岩;盛洪飞;陈彦江;;模态综合理论在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2 招阳;魏庆朝;许兆义;时瑾;;高速磁浮线路圆曲线参数取值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余祖俊;朱力强;赵洁婷;;轨道交通线路全断面车载式动态检测系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王少钦;夏禾;郭薇薇;杜宪亭;;风荷载-列车-大跨度桥梁系统非线性耦合振动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闫维明;张向东;任珉;聂晗;;地铁平台上建筑物竖向振动测试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6 常乐;任珉;闫维明;周福霖;;城市公路与高架路交通诱发建筑振动实测与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7 张立乾;邓宗才;时瑾;郭富民;;高速滑轨平顺度对撬轨动力响应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陈榕峰;章权;张建莉;;简支梁在行驶车辆下的动态响应[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冯青松;雷晓燕;伍明辉;;地铁运行列车引起建筑物低频振动的数值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0 王彬力;白光亮;;新型U型梁车桥耦合及舒适性评定[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侯秀慧;邓子辰;;基于精细积分方法的桥梁结构移动荷载识别精度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卢凯良;宓为建;张卫国;;环境激励下自动化码头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和结构安全评估[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3 凌知民;高碧波;项海帆;;横风对高墩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影响机理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和振兴;;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体系及优化[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陈英俊;;钢桥理论与计算的进展[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宋国华;黎国清;高芒芒;;桥梁墩台不均匀沉降时的车-线-桥垂向系统耦合振动分析[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蔡超勋;胡所亭;牛斌;柯在田;班新林;;32m双线简支箱梁在对开列车作用下梁体竖向动力响应规律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8 招阳;贾峰;时瑾;;两跨连续磁浮轨道梁动力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郑国琛;祁皑;;福州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加速度预测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锦宝;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平;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俊兵;基于波谱单元法的结构动力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罗浩;高速铁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徐变变形对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杜宪亭;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空间动力效应及列车运行安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薛富春;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于芳;列车荷载及地震作用下隔震铁路桥梁的动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魏娟;煤矿救援机器人系统运载车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建炜;列车-隧道动力耦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薇;站桥合一大跨度车站结构车致动力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姬来;京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结构稳定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9年

3 李慧乐;一种铁路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桥的动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师联旭;成都地铁二号线所致附近博物馆振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汤庆超;轮轨相互作用力频谱成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苍楠;基于刚柔耦合联合仿真的高速铁路桥上无砟道岔动力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冯福洋;铁路列车跨越河流时桥梁基础振动对堤防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周佳亮;基于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的轨道不平顺估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沈文兵;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列车荷载动力效应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朱定国;斜拉桥车—桥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珍,蔡婧,强士中;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列车走行性分析[J];工程力学;2003年06期

2 盛黎明,陈良江;秦沈客运专线常用跨度简支梁设计与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09期

3 乔健,辛学忠;世纪之交铁路桥梁发展的体会[J];铁道标准设计;2004年07期

4 王召祜;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04期

5 徐升桥;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的设计特点与发展方向[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1期

6 文望青;客运专线桥梁设计的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2005年11期

7 李义兵;;客运专线铁路桥梁设计新理念[J];铁道标准设计;2007年02期

8 张楠;夏禾;郭薇薇;;基于轮轨线性相互作用假定的车桥相互作用理论及应用[J];铁道学报;2010年02期

9 刘鹏辉;姚京川;尹京;董振升;孟鑫;杨宜谦;;时速200~250km高速铁路桥梁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10 高芒芒;高速铁路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及列车走行性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牛斌;胡所亭;魏峰;马林;;我国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研究与应用[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宏伟;;关于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方法的选用刍议[J];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2 卢永峰;;探讨铁路客运专线预制简支箱梁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2年22期

3 周勇政;朱尔玉;李学民;钟明琳;杨建民;;高速铁路简支箱梁的温差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侯建军;;时速250km城际铁路跨度31.5m简支箱梁试验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11期

5 王清明;刘林生;;高速铁路900t简支箱梁建造成套技术与装备[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4期

6 邓运清;;客运专线常用跨度简支箱梁施工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11期

7 王洋;;客运专线简支箱梁后浇翼缘板施工工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19期

8 陈麟;;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施工阶段力学特点及其施工要点[J];铁道标准设计;2009年11期

9 陈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设计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年01期

10 付波;;客运专线铁路简支箱梁桥施工信息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强;;浅谈简支箱梁施工过程中如何避免梁体表面产生裂纹[A];2012年全国桥梁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浅谈客运专线简支箱梁的施工技术[A];“粤京港沪”四铁道学会第九届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路萍;陈上有;郭文华;;TMD对高速列车通过简支箱梁桥时振动控制及参数优化[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4 吴耀伟;赵国建;乐可奇;;新建武汉站站房高架桥鱼腹式简支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5 项贻强;徐建武;王建江;张婷婷;李秋萍;;预应力混凝土低高度简支箱梁桥的加固设计研究[A];全国既有桥梁加固、改造与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通讯员 吴丛扬 叶文帝;重简支箱梁在秦沈线铺架成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2 通讯员 吴丛扬 叶文帝;全国最重简支箱梁铺架成功[N];工人日报;2000年

3 记者 武羽 通讯员 安小民;千吨简支箱梁飞架长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4 桑胜文邋司崇保;国内64米简支箱梁在襄渝二线问世[N];人民铁道;2007年

5 张立青;科技助力发展 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铁道;2011年

6 通讯员 武羽 安小民;铁路客运专线首孔40.6米简支箱梁问世[N];人民铁道;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永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施工阶段徐变变形预测[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2 杜欣;时速350km铁路客运专线900t简支箱梁制架施工技术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3 马淑欣;高速铁路简支箱梁的挠度控制和试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4 刘志远;高速铁路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预制和安装[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彭永忠;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施工组织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黄亚进;风障—列车—简支箱梁系统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及风洞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董传磊;高速铁路预应力简支箱梁力学特性空间有限元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8 肖能立;高速铁路简支箱梁预制拼装施工设计[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9 薛洪卫;32m高速铁路简支箱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1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