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超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劣化机理与特性
本文选题:盾构隧道 + 地表超载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对某软土地区地铁盾构隧道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发现盾构隧道在现有计算理论所允许的地表超载作用下极易发生横向变形超限,并引发管片纵缝接头破损与渗漏水,对此展开了模型试验、数值仿真及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地表均布超载导致的隧道附加竖向土压力并不是均匀分布,且在隧道中心正上方一定范围内要大于地表均布超载;隧道的穿越土层越软弱,地表超载导致的隧道周围附加土压力对隧道结构抵抗横向变形越不利;隧道发生横椭圆变形过程中,管片纵缝接头是管片环中的最薄弱部位。最后提出了软土地区盾构隧道采用"刚性衬砌"的设计理念,并给出了加大管片纵缝接头强度与刚度的建议。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bway shield tunnel in a soft soil area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hield tunnel is easily overloaded by the surface overloading allowed by the existing calculation theory, and causes the breakage and leakage of the longitudinal joint joint of the pipe, and the model test is carried ou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is overloaded. The additional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caused by the tunnel is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and it is more overloaded than the surface in a certain range above the center of the tunnel. The more soft the tunnel passes through the soil layer, the additional earth pressure around the tunnel caused by overloading of the ground is more adverse to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of the tunnel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verse ellipse deformation in the tunnel, the longitudinal joint of the tunnel is made. The joint is the weakest part in the pipe ring. Finally, the design concept of "rigid lining" in the shield tunnel in the soft soil area is put forwar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longitudinal joint joint are given.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8200,51478353,51368020)
【分类号】:U455.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维;周顺华;冯青松;狄宏规;舒瑶;;通缝拼装盾构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3期
2 张明告;周顺华;黄大维;王秀志;刘洪波;;地表超载对地铁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16年08期
3 黄大维;周顺华;王秀志;刘洪波;张润来;;模型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设计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4 封坤;刘四进;邱月;何应道;郭思良;;盾构隧道地层抗力系数的修正计算方法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5 Chuan He;Bo Wang;;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way tunnels in China[J];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2013年04期
6 王如路;张冬梅;;超载作用下软土盾构隧道横向变形机理及控制指标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7 黄大维;周顺华;刘重庆;陈天文;;护壁套管钻孔灌注桩微扰动施工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04期
8 黄大维;周顺华;宫全美;韦凯;;软土地区地铁不同结构间差异沉降特点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黄大维;周顺华;宫全美;何炬;;钢管压入土体施工挤土机制与案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10 王如路;;上海软土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因素及变形特征分析[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喜;;盾构隧道横向变形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J];低碳世界;2017年21期
2 徐奎;朱陈;于洋;;浅埋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的分形结构分析[J];铁道建筑;2017年07期
3 魏纲;张佳;洪文强;;地面堆载对临近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研究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2017年06期
4 马飞跃;;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交叉施工分析[J];安徽建筑;2017年03期
5 黄大维;周顺华;冯青松;狄宏规;舒瑶;;通缝拼装盾构隧道横向刚度有效率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3期
6 何川;李铮;杨赛舟;骆耀文;杨文波;;施工及运营期矿山法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05期
7 张书丰;高永;孙泽信;;南京河西地区地铁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7年02期
8 周帆;;云图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内壁后注浆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年10期
9 黄大维;周顺华;赖国泉;冯青松;刘林芽;;地表超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劣化机理与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7期
10 汪波;李铮;杨赛舟;陈昆萍;郭新新;;地下工程近接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量的合理确定方法研究[J];爆破;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大维;周顺华;王秀志;刘洪波;张润来;;模型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头设计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吴冬;高波;申玉生;周佳媚;;隧道仰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7期
3 柳献;张浩立;鲁亮;王秀志;;超载工况下盾构隧道结构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3年04期
4 Chuan He;Bo Wang;;Research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highway tunnels in China[J];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2013年04期
5 彭益成;丁文其;闫治国;黄星程;肖冰峰;;修正惯用法中弯曲刚度有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计算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6 张伶俐;杨金鑫;廖昔虬;李超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防水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13年13期
7 刘鹏;丁文其;杨波;;深水超长沉管隧道接头及止水带地震响应[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8 梁邦炎;卢普伟;;沉管隧道长大管节海上施工物理模型试验思路与结果分析[J];水运工程;2013年06期
9 张志刚;刘洪洲;;公路沉管隧道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J];隧道建设;2013年05期
10 李秀华;;中央大道海河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关键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泰晤士河口外深水港浚填工程及其模型试验[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4年01期
2 潘孝良;;浅谈模型试验法的理论和应用[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 任露泉,张书军,李月潭;序贯套表设计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4 周传波;现场小台阶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分析[J];爆破;2001年04期
5 刘小丽;张丹丹;刘凯;苏媛媛;;一种直剪式模型试验设备的设计及应用[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6 А.В.Чичинадзе ,Э.Д.Браун ,张登模;铁路车辆制动摩擦对的模型试验[J];铁道车辆;1965年04期
7 陈秉聪;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五)[J];拖拉机;1980年02期
8 K.库尔;牛克源;;海洋结构模型试验[J];华水科技情报;1983年04期
9 叶恒健,叶素娟;有关音质模型试验的讨论[J];声学技术;1984年02期
10 辛忠惠;;《甬江口潮流模型试验》通过评审鉴定[J];水道港口;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鸿泰;;论岩石工程问题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侯瑜京;陈祖煜;;简述土工离心机中模拟爆炸和冲击荷载试验[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物理模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朱永全;;多功能平面应变模型试验装置[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陈卫兵;郑颖人;雷文杰;;沉埋桩加固滑坡体模型试验的三维有限元模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邓安福;曾祥勇;;某大型水压机基础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刘金元;刘纯洁;刘国彬;;离心机模型试验在挡土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概况[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7 王三德;杨德森;;相似理论在水下复杂结构体的模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昀;张子新;;相似模型试验中土质相似材料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宋雅坤;郑颖人;雷文杰;;沉埋式抗滑桩机制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翔;何天祺;;三峡电站主厂房夏季分层空调模型试验及其初步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丕建;黄河口物理模型基地建设初战告捷[N];黄河报;2007年
2 原小利;黄委切实加快黄河河口模型试验基地建设步伐[N];黄河报;2006年
3 黄委总工程师办公室;实施科学验证 推进科技治黄[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范颖华 通讯员 李之政;国家体育馆“模型试验”成功[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金树;油船水下破舱油品泄漏动力学机理及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安建永;浅埋隧道开挖与既有建筑基础荷载相互影响的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巨昆仑;长期干旱背景下降雨型松散堆积体滑坡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吴建清;置筋式挡土墙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俊;降雨条件下水箱模型试验及边坡渗透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4 刘玉博;尾矿库溃体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5 杨清海;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相似律及应用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格桑多吉;大型地下水库模型试验监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7 张强;Y形桩竖向承载特性的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姜攀;石门水库泄洪洞水力特性的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杨守峰;高铁车致动荷载下盾构隧道结构疲劳大型模型试验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李征征;重塑黄土湿陷模型试验与湿陷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38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3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