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与接驳设施优化
本文选题:城市轨道交通 + 多方式组合出行 ; 参考:《城市交通》2017年05期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出行是典型的多方式组合出行,其出行过程不连续、选择需求复杂、出行体验难以捕捉等特征,制约了轨道交通整体出行效率和满意度提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轨道交通通勤人群的"接入—轨道交通—接出"全过程出行模式特征。考虑接入与接出过程的关联性,构建轨道交通多方式组合出行行为模型,研究各类接驳设施服务对接入和接出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轨道交通的竞争方式——全程小汽车通勤出行角度,调查该人群对不同轨道交通接驳方式设施服务不便性指标的感知评价,提出轨道交通接驳设施优化措施。
[Abstract]:Urban rail transit travel is a typical multi-mode combined travel, its travel process is not continuous, the choice of complex needs, travel experience is difficult to captur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hich restricts the overall rail transit travel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ess-rail transit-pick-up" travel mode of commuters in rail transit.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ess and connection process, a multi-mode combined travel behavior model of rail transi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onnection facilities on access and connection mode selec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mpetitive mode of rail transit, which is the whole journey by ca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cep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conveniences of the facilities of different rail transit connection modes,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the rail transit connection facilities.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城市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效能提升关键技术”(51338003) 国家973计划课题“公交主导型多方式交通网络相互作用机理及系统耦合理论”(2012CB725402)
【分类号】:U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干峙院士谈城市轨道交通[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2 钱永昌;成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的意义和任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3 沙梦麟;城市轨道交通优先发展的策略和对策[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J];水运工程;2010年07期
5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公告[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征稿启事[J];交通标准化;2010年16期
7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J];水运工程;2010年12期
8 吕清泉;试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J];铁道学报;2000年05期
9 于新安;对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思考[J];中国铁路;2000年01期
10 杨秋娟;关于我国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必要性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罗晓谕;陈艾荣;林铁良;盛勇;梁艳;阮欣;;桥梁造型基本要素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中的运用[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朱妍妍;段传波;柳至和;秦勤;;城市轨道交通噪声试验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李洁;娄亭;;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换乘枢纽设计[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4 石礼安;;前言[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勇;;沪、津、渝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综述[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金勇;;城市交通客运一体化枢纽初探[A];2014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梁郭国;黄信豪;王声威;;大型活动接驳公交车之规划与应变——以2010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为例[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三琴邋通讯员 李荣坤;佛山将增七条高速接驳广州[N];南方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席玮;换人不换车 接驳更舒心[N];中国交通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席玮;接驳运输:一份待解的考卷[N];中国交通报;2012年
4 刘涛;高速路旁小小接驳站做活节能大文章[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湛 李世卓 甘霖 罗雪燕 实习生 马跃强;地铁和道路交通接驳要更人性化[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记者 孙英利;确保长途客运接驳车夜间畅行[N];中国交通报;2013年
7 王秋霞;“零接驳”构建南宁新型客运网络[N];中国交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周向阳;接驳运输期待通力合作[N];中国交通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席玮;接驳运输期待政企合力同心[N];中国交通报;2012年
10 孙锦;深港机场将兴建铁路接驳[N];深圳特区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翔;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薛蓓蕾;城市轨道与常规公交换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郭惠川;基于单护盾的复合式TB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应用与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童天雁;城市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网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魏超;城市轨道交通接驳公交线路设计问题[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静;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公交车辆应急调度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沈玮薇;城市轨道交通走廊内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张健强;城市轨道交通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噪声预测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谭妍;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火灾安全疏散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10 张博;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受力机理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5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