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8 10:57

  本文选题:半刚性基层 + 级配碎石 ; 参考:《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公路上车辆超载现象日益严重,超载车辆比例和轴载等级不断提高。在大量超载车辆的作用下,公路建成后易出现早期破坏,须进行大规模维修或重建。主要原因是,传统沥青路面设计对重载交通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考虑不全面,对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材料力学特性研究尚不完善。本文结合河北省重点项目滦海公路工程,基于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工程实践,分析重载交通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依据滦海公路旧路交通量及轴载调查结果分析交通组成和主要车型轴载谱;调查滦海公路旧路路面病害情况,对路面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利用ABAQUS6.10-1软件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的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移动重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规律,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建立路基拓宽模型,对路基拓宽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移动重载作用下拓宽路基结构内部应力应变特性,为改扩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比移动重载作用下不同路基结构动力响应情况,为路基拓宽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The overloading of vehicles on the highwa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proportion of overloaded vehicles and the grade of axle loads are increasing. Under the a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overloaded vehicles, the highway is prone to early damage after completion, and must be repaired or rebuilt on a large scal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does not fully consider the stress analysis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under heavy traffic, and the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 under heavy traffic is not perfect.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imulatio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heavy load traffic o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Luanhai Highway Project, a key project in Hebei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raffic volume and axle load of the old road in Luanhai Highway, the traffic composition and the axle load spectrum of the main vehicles are analyzed, and the road surface diseases of the old road of Luanhehai Highway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causes of the road surface diseases are analyze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of graded macadam flexible base under moving load is established by Abaqus 6.10-1 software, and the dynamic response law of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with graded crushed stone flexible base under moving and heavy load is studied.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ructural design of flexible base asphalt pavement, establishes roadbed widening model, and analyzes the variation law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new and old subgrade after roadbed wide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ss and strain in widening roadbed structure under moving and heavy load are studi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oad reconstruction design. Finally, dynamic response of different subgrade structure under moving and heavy load is compar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roadbed widening structur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6.2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向进;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J];东北公路;2001年02期

2 王守立,麻虹艳;沥青路面防水措施初探[J];辽宁交通科技;2001年05期

3 李愉平;沥青路面质量管理与控制[J];青海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4 李江,封晨辉;永久性沥青路面[J];石油沥青;2005年03期

5 张雁,李维生,赵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纤维稳定料的发展综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曹卫东,陈旭,吕伟民;简述国内外低噪声沥青路面研究状况[J];石油沥青;2005年01期

7 宋秀兰;杨英;;英试验多孔沥青路面[J];建筑工人;2006年02期

8 卜伟;;沥青路面热风加热的计算[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9 贾渝;;2008年沥青路面与环境专题研讨会信息[J];现代交通技术;2006年03期

10 关书敏;;国内第一条景区橡胶沥青路面铺就通车[J];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杰;;加强全面管理防止沥青路面水破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2 刘韩英;张忠光;孙红兰;;浅谈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维修[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3 王佐民;吕伟民;;低噪声沥青路面的声学特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位俊涛;刘晓兵;;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以新密市荥密路施工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姬东;李黎;;沥青路面水破坏原因分析与设计探讨[A];第四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承斌;穆杰;邵龙潭;;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及其控制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泽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施工质量管理实践[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国超;;江苏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十五”技术回顾与展望[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9 万里鹏;程琳;;浅谈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10 杨海鸥;吕松年;;合理选择沥青路面设计结构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珍珍;美专家提出系统考虑沥青路面质量[N];中国交通报;2006年

2 记者 杨宝众 特约记者 王丽霞;技术交流有助提升中国沥青路面水平[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赵会;岷江大道沥青路面全面开铺[N];眉山日报;2008年

4 王远洋 孙燕 程佳祺;城市非主干道推广沥青路面[N];蚌埠日报;2009年

5 周瑞华;“衡大高速”沥青路面“就地再生”[N];衡阳日报;2010年

6 记者 白秋薇;陕西:沥青路面耐久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交通报;2010年

7 荣磊 春燕;我省要求40%沥青路面循环利用[N];新华日报;2011年

8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王乐飞 通讯员 蒋恒;港城“尝鲜”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N];苏州日报;2011年

9 实习记者 赖囝楠;浙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换颜”[N];中国交通报;2011年

10 实习生 李茜邋杨捷;彩色沥青路面制作“独占鳌头”[N];长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川;典型沥青路面动力行为及其结构组合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圣洁;基于江西南部地区温度条件的沥青路面健康性能预测[D];长安大学;2015年

3 周泽洪;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陈尚江;贵州高海拔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耿立涛;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书云;基于生心理因素的沥青路面性能关键参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7 黄志义;特长隧道沥青路面火灾过程燃烧机理与安全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关彦斌;大孔隙沥青路面的透水机理及结构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罗辉;沥青路面粘弹性响应分析及裂纹扩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作舟;基于混合Lagrange-Euler算法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疲劳损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亮;典型沥青路面罩面施工工艺及质量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赵耀华;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曹玉华;季冻区高等级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及使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刘世伟;沥青路面冷铣刨切削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勇;沥青路面施工设备作业质量指标体系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熊海珍;提高青海省沥青路面耐久性的技术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高建纲;城市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张丹妮;不饱和聚酯树脂沥青路面冷补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崔慕源;新疆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长期养护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77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77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