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gue复合物元的运输枢纽无缝衔接综合评价研究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eamless joint evaluatio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and a vague complex element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vague set with extension matter-element evaluation method. The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hub in Chongqing,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two level", which verifies that the model has good pract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作者单位】: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所;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所;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基金】: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20120120)
【分类号】:U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兵;邓卫;;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经济圈交通枢纽灰色关联分析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胡华;刘志钢;朱海燕;;城市公交枢纽换乘客流OD动态预测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3 孙小年,姜彩良,王江平;城市客运交通换乘衔接的综合评价[J];交通标准化;2005年10期
4 傅新平;胡伶俐;;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综合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4期
5 和豪涛;肖秀珍;;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的公路客运枢纽评价方法[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光;高学东;武森;;基于理想解的Vague物元决策方法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周晓光;张强;宋元涛;;基于Vague集的多目标二人零和矩阵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周晓光;张强;;模糊群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汇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陈红;章渺;王龙飞;赵禹乔;;高等级公路路段交通状态融合识别模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管亚丽;陈科;李海波;;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衔接组织研究[J];城市公用事业;2010年05期
6 蔡正琦;田双亮;普措才仁;曹永春;;Vague集之间相似度量的一种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邱洪波;杨斌;黄勇;;基于灰色理论的城市核心区道路交通安全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朱明;何勖;宋巧枝;章品;王婧;郑忠伟;;基于Vague集的区域血液供应保障状态评价模型[J];中国输血杂志;2013年11期
9 夏璐;邢清华;邹志刚;;一种作战体系结构演化方案优选方法[J];工程数学学报;2014年01期
10 黄成;何山;何林;;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一鸣;连嘉;刘小明;;航空枢纽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性评价方法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汪江洪;公交换乘系统研究及其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陈大伟;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俊艳;城市水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张琦;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与环境交互理论[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穆瑞;基于QFD方法的机电产品方案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赵莉;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振华;几类特殊模糊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俊学;综合客运枢纽内集散网络瓶颈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旭慧;基于模糊集、Vague集的模糊度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静;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客流组织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罗昊;铁路枢纽智能运输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翔;基于集对分析的防空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严少乐;大西安对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规划[D];长安大学;2011年
7 章渺;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实时交通状态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8 宗彩莲;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规模量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成冬香;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王卫平;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理论方法与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少云,查建中,李志辉,唐晓君;Vague集之间相似度量的分析与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周涛;翟长旭;高志刚;;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OD推算技术研究[J];城市交通;2007年03期
3 姜连馥;石永威;满杰;杨尚群;;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建筑业综合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4 张林峰,范炳全,吕智林;公交网络换乘矩阵的分析与算法[J];系统工程;2003年06期
5 胡华;刘志钢;高云峰;;面向换乘枢纽的轨道交通与道路公交协调度方法[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年10期
6 杨新苗,王炜,顾维平,周明保;公交线路客流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4期
7 张兵;邓卫;;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公路网物元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9年10期
8 张宛平,王绍智;一个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方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芦晓红,陈世权,吴今培;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启发式属性约简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01期
10 王惠勇,陈宇亮,芮勇勤;基于物元模型分析方法的路面状况综合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彩良;城市客运交通换乘衔接研究及对策分析[D];长安大学;2004年
2 沈海剑;基于物元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程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何世伟;;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运网络枢纽选址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0年09期
2 李海军;张玉召;裴华;;基于结点重要度理论的运输枢纽布局方法研究[J];中国包装;2012年04期
3 胡伶俐;贾珊珊;;基于云模型的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综合评价[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8期
4 ;大连北良港粮食运输枢纽建成我国粮食流通方式发生重大变革[J];商业会计;2003年11期
5 席庆,霍娅敏,叶怀珍;交通运输枢纽中客运站点布局问题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ACKCHAI Sirikijpanichkul;KOEN Hvan Dam;LUIS Ferreira;ZOFIA Lukszo;;基于主体建模方法在货物联合运输枢纽选址最优化的应用(英文)[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4期
7 罗红刚;;区域性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规划与发展[J];公路;2008年04期
8 罗雄飞,伊晓强,张秀媛;基于多Agent的交通运输枢纽虚拟组织信息集成框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9 许家雄;彭明;罗超;乔晓青;;基于云模型标度判断矩阵的AHP运输枢纽无缝衔接综合指数评价[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3期
10 罗超;乔晓青;许家雄;侯浩;;运输枢纽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我省道路运输枢纽的谋划与起跳[N];四川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奎;南充交通运输枢纽规划获交通部通过[N];南充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哈琳琳 记者 袁蕾;吐乌大、乌奎高速公路拟改扩建[N];新疆日报(汉);2014年
4 郑云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065公里[N];湄洲日报;2014年
5 特约记者 仇金选 本报记者 刘孟宇;陇南打造三省界交通枢纽[N];中国交通报;2014年
6 记者 徐英梅;培植科学发展新主题 树立“和谐交通”新理念[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7 明晖;牡丹江今年将修路近900公里[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姚志刚;道路运输枢纽理论与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张玉珍;运输枢纽站场规划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邱超;城市综合货物运输枢纽能力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19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1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