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心理承载力研究
[Abstract]:The travel proportion of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in historical district is large, bu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scale and road network pattern, people, machine and unmixed travel are serious, and the travel environment of non-motor vehicles is poor.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ree historical blocks in Zhengzhou Academy Street, Kaifeng Gulou and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Luoya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environment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are studied. The negative binomial evaluation model of non-motor vehicle flow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wo historical blocks in Zhengzhou Academy Street and Kaifeng Gulou. The threshold value of bicycle speed tolerance is introduced,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environment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non-motorized lanes and optimize the cross-section of historic block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non-motor vehicle traffic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traffic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96)
【分类号】:U4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晓燕;陈红;;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真;郭怀成;;环境可持续交通管理的概念、内涵与研究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姜玉梅;郭怀成;郁亚娟;黄凯;刘永;;城市生态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方法框架浅析[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3 刘阳;;浅谈如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0期
4 糜娜;;绿色交通有多远[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7期
5 刘秀花;;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城市规划[J];城市地理;2014年12期
6 田锋;;化工园区交通规划[J];化工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7 俞洁;杨晓光;尹瑞;夏胜国;;基于TOD模式的成长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8 姜涛;朱金福;;应急设施鲁棒优化选址模型及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9 张邻;杜文;郭倩倩;;城市居住地与交通系统关系的谈判机制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10 曹正万;程斌;吴苏琴;;完善城市生态交通系统 优化市民和谐出行环境——以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科技信息;2012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张邻;城市交通与居住地选择之间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朱佳翔;都市圈交通体系结构演化与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石永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褚祝杰;黑龙江省生态城市建设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何玉宏;城市绿色交通论[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雍怡;短距城市的理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崔照忠;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冯红霞;山地城市交通与地形及土地利用协调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生态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任少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路策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钟贵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探讨[D];长安大学;2011年
4 胡子木;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思考[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付而康;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蔡t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煤炭物流运输网络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吴斐琼;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途径[D];同济大学;2007年
8 陈蕾;我国中小城市交通规划及评价的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管菊香;基于生态交通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云玲;生态城市交通模式与规划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申金升,雷黎,徐一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系统工程;1997年05期
2 陆化普,高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引导型交通规划新理论体系的开发[J];公路交通科技;1999年04期
3 卫振林,申金升,徐一飞;交通环境容量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探讨[J];经济地理;1997年01期
4 魏连雨,马永锋;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供需协调发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5 陈红,梁立杰,杨彩霞;可持续发展的公路建设生态观[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刘志硕,申金升,张智文,魏宏业;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交通容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J];山西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2 唐震;季一强;朱陈晨;肖雷;;基于不确定推理的校园交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年07期
3 潘晓东;;交通环境中的人文环境[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4 白云武;;浅谈高速公路交通环境与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5 毕树东;;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J];车世界;2002年10期
6 骆万众;;良好的交通环境要靠自己创造[J];汽车与驾驶维修;1995年09期
7 刘家毅;加大创建力度净化交通环境──阜阳市规范人力三轮车管理[J];现代交通管理;2000年04期
8 冯震,苏艺,王娜;交通环境的法律治理与道德约束[J];交通环保;2003年05期
9 ;交通环境保护工作3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长沙召开[J];交通环保;2003年06期
10 郭程轩,甄坚伟;广州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晓东;殷艳红;;交通环境中的礼让精神[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潘晓东;;交通环境中的人文环境[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3 赵延德;张慧;;临沂市交通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吴祖宜;姚雪珍;;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根本出路在管理——以西安市为例[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张翔;何汉武;胡兆勇;王鹏;;虚拟交通环境下自主汽车智能驾驶行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李友渔;;坚持解放思想为建设强市名城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7 徐国忠;;从驾驶心理看公路交通肇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8 房小怡;蒋维楣;徐敏;季崇萍;刘海涛;;北京交通环境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9 ;浙江将建交通环境监测信息平台[A];浙江港航(2013年第3期总第59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潘未末邋通讯员 许觉辉;市交通部门 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交通环境[N];深圳特区报;2008年
2 罗文明;营造良好交通环境[N];四川政协报;2008年
3 承德市监察局副局长 张富民;对进一步优化承德交通环境的思考[N];承德日报;2008年
4 记者 张玲 通讯员 胡树真 刘存东;坚决打好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攻坚战[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向文 刘跃 曾永洪;持之以恒 推进中心城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N];玉溪日报;2012年
6 记者 周龙;按照合同约定加快建设进度改善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N];白银日报;2013年
7 王蕾 本报记者 苏爱兵 李明鹭;全力创建优质高效安全交通环境[N];双鸭山日报;2013年
8 蔡鹏;同步推进两期工程 确保交通环境顺畅[N];晋中日报;2013年
9 记者 邵晓毅;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N];抚顺日报;2014年
10 通讯员 楚亚恒 冯录林;解民困 排民忧 打造安全快捷交通环境[N];西安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有;交通环境下驾驶行为模拟与应急驾驶可靠性建模[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永明;驾驶安全控制实验平台中虚拟交通环境创建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2 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3 岳珂;拥挤交通环境下高速公路重型车车辆折算系数的确定[D];长安大学;2013年
4 崔丛;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负荷预测与经济损失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杨日辉;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治宇;佛山市城区交通环境PM_(2.5)污染特征及源解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佳琦;典型交通环境细颗粒物和亚微米颗粒物化学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8 崔海虎;双车道公路交通环境下驾驶人视觉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迎秋;山区与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下驾驶员视觉搜索过程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10 单晶;轨道交通环境下电波传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1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131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