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大跨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20:43
【摘要】:地震的频繁发生,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桥梁作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在整条线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桥梁一旦发生破坏,将会影响整个交通的通常运营,促使次生灾害的发生,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深入了解桥梁的地震响应,确立安全、可靠的抗震体系,就成了各位专家和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纵目沟特大桥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三个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反应谱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和桩-土-承台-结构相互作用时对桥梁地震响应值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列举了一些典型的震害实例,简单概述了一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桥梁抗震的重要意义。(2)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抗震分析方法,如静力法、反应谱法、动力时程分析法等,为后面的分析和计算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3)以纵目沟特大桥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分析模型,并计算桩土相互作用的土弹簧刚度和各自的自振特性。(4)利用两种分析方法,根据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和陕西省地震局二测中心提供的三条安评地震波进行内力和位移的分析计算,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通过对纵目沟特大桥的地震反应分析,能够为类似的桥梁抗震设计提供相关的参照和比较。
[Abstract]: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are seriously threatened and lost. Bridge, as an important lifeline proj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line. Once the bridge is damaged, it will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whole traffic,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secondary disasters, and lead to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experts and designers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s and establish a safe and reliable seism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ree finite element model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spectrum and dynamic time history of Longmugou Bridge. The effects of pil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pile-soil-cap structure interac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bridges are calculate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some typical earthquake damage examples are given.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is briefly summariz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ismic analysis of bridges is determined. (2) several commonly used seismic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static method, response spectrum method, dynamic time-history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are introduced.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process. (3) taking Longmugou Bridg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ree different analysis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he soil spring stiffness of pile-soil interaction and their natur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alculated. (4) the internal forces and displacements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eismic parameters and three seismic waves provided by the second seismic survey center of Shaanxi Seismological Bureau.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Th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Longmugou Bridg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comparison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similar bridges.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2.55;U44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泉;田伟雄;;Y型墩连续刚构桥的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6期

2 汤伟泉;;论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年20期

3 郭帅;苏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年04期

4 邹昌魏;Y型连续刚构桥设计简介[J];铁道标准设计;1997年01期

5 胡文学,钟永,林增海;连续刚构桥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广西交通科技;2000年S1期

6 张晟斌;浅析装配式连续刚构桥[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赵宁;有限元理论在连续刚构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8 林颖,凌怀强,陈炜;连续刚构桥梁主墩设计浅析[J];公路;2004年02期

9 陈福寿;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实现[J];公路;2004年06期

10 郑勇,胡大琳,沈永林;轻质高强混凝土在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分析[J];公路;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树森;朱爱生;;连续刚构桥构造形式浅谈[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2 宁建根;黄海元;;连续刚构桥抗风分析与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兴冲;王常峰;夏修身;庄立普;;非对称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张春宁;;多跨连续刚构桥的结构设计与预应力配束[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孔海霞;张喜刚;袁洪;徐麟;李正;高衡;;苏通大桥副桥连续刚构桥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胡若邻;吕运冰;黄培彦;;连续刚构桥0号块的应力分布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黄盛楠;刘英奎;陆新征;叶列平;;大型连续刚构桥梁模型试验及损伤评估[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周文骏;吴万忠;;连续刚构桥施工期腹板斜向开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杨岳民;刘士林;;弯—直连续刚构桥施工模拟分析与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项贻强;胡峰强;朱卫国;;三跨预应力混凝土V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动力分析和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2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刘德联 通讯员张玉金 贺佃峰;广深港客专最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2 通讯员张绍清 记者蔡崇金;我国单线铁路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桥桩基完成[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仕琴 张俊 冯艳 蒙水;水盘高速:世界第一跨度大桥即将问世[N];经济信息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利华;高强轻集料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结构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文曙东;连续刚构桥墩壁弹塑性联结梁减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牛宏;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建设期风险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文武松;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挠曲开裂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周淑芬;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周勇军;高墩大跨曲线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叶征伟;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风环境及风荷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黄志堂;叠合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概率地震易损性及风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遮;连续刚构桥梁的动力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陆尧;基于遗传算法的连续刚构桥主梁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旭;基于灰色理论的PC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韦俊旭;公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预测[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伍波;大跨铁路连续刚构桥等效风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刘欣;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高墩刚度匹配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杨虎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裂缝分析及加固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武鑫哲;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施工桥墩应力及结构稳定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9 闫见华;分箱式连续刚构桥横隔板工序对结构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石小林;拱加劲连续刚构桥非一致激励地震反应分析及减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5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5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8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