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泥岩含量对昔格达土填料路用性质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2 07:40
【摘要】:为研究泥岩含量对昔格达土混合填料路用性质的影响,对不同泥岩含量的混合料进行重型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及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混合料的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除受泥岩颗粒粒径、含水量及泥岩含量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混合料中泥质粉砂岩的含量;昔格达土人工混合料室内击实结果与实际的天然随机混合料的击实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实际工程混合填料中泥岩含量、含水量、板结程度及团块状泥岩量等对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进行动态取值。当泥岩含量(质量分数)低于65%时,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泥岩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当泥岩含量大于65%后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泥岩含量增加而减小;混合料回弹模量值随泥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泥岩含量与CBR值间的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了混合料CBR值与泥岩含量的多项式回归方程,两者间相关性良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udstone content on the road properties of Xigeda soil mixed filler, the tests of heavy compaction,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CBR and elastic modulus of mixture with different mudstone content we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moisture content and maximum dry density of random mixture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ontent of mudstone in the mixture, except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ticle size, water content and mudstone content.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compaction of Xigeda soil artificial mixtur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actual natural random mixture, so the content of mudstone and water content of mixed filler in actual engineer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of mixture are determined dynamically by the degree of cementation and the amount of mass mudstone. When the content of mudstone (mass fraction) is lower than 65,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udstone content,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udstone content when mudstone content is more than 65%. Through the polynomial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mudstone content and CBR value, the polynomial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ixture CBR value and mudstone conte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is good.
【作者单位】: 西昌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3ZB0169);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CZ0022)资助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洪岩;SMA混合料中纤维的性能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2 吴少波,王健,蔚红,张海龙,潘志阔;国外添加剂改善沥青稳定混合料性质的实验研究综述[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刘亚丁;;SMA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08年04期

4 王良;;路面低温混合料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5 王瑞龙;;浅谈SMA混合料的组成特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6 杨智;;混凝土桥面铺装SMA混合料施工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6期

7 李春宇;;水泥稳定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8 付灵芝;;水泥稳定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3期

9 刘福明;SMA混合料在唐港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J];华东公路;1999年01期

10 魏如喜;SMA混合料密度测试方法研究[J];公路;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如喜;;SMA混合料密度测试方法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2 赵艳;石名磊;;磷石膏混合料的再生[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洪兴;赵可;魏连雨;;粗集料级配对SMA混合料的影响[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4 何荣裕;陈天友;;水泥灰土稳定细砂混合料基层的应用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5 田泽宇;;新型环氧树脂混合料修补坑槽施工工艺分析[A];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 刘方兵;张烁;;SMA混合料、木质素纤维和SBS改性沥青在码头铺面工程中施工技术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9年

7 李鹏飞;;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8 张志民;;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9 涂建平;周三岗;;路用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及其优化[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荣;;浅谈SMA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白明放 杨增强 薛国庆;黄河堤顶道路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N];黄河报;2007年

2 王虎军;冷补沥青材料的使用技术[N];伊犁日报(汉);2006年

3 裴自勇 裴自力 姚静萍;黄河下游堤防道路工程治理刍议[N];黄河报;2009年

4 山西省昌梁公路分局孝义公路管理段 王兆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之我见[N];山西科技报;2012年

5 交通部公路司 提供;水泥稳定砂砾基层[N];中国交通报;2006年

6 ;全新九景 再续辉煌[N];江西日报;2009年

7 本报“深天健”记者站;SMA沥青路面工程[N];广东建设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健波;TL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老化特性和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杨艳妮;外燃式混合料加热滚筒设计及热能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黄祖德;煤矸石混合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4 闫红光;硬质砂岩在四川广巴高速公路路面基层及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徐婷;隧道阻燃抑烟沥青及其混合料技术性能与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刘冬冬;水稳超大粒径砂砾基层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86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286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