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混合交通交叉路口跨摄像机自行车再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18:08
【摘要】:为了从跨摄像机自行车协同跟踪过程中获得高精度的动态运行轨迹,针对跨摄像机自行车跟踪过程中再识别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到混合交叉路口环境复杂、室外光照变换强烈、摄像机拍摄视角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无视域重叠条件下基于样本序列分组相似性度量的混合交通交叉路口跨摄像机自行车再识别算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将自行车样本划分为3个部件并统计出各部件分割比,通过对自行车图库中各部件提取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对应部件原型特征。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样本序列代替单个样本作为查询图像并对样本数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特征鲁棒性设计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将每个样本部件与对应部件原型进行相似性度量形成更具抽象性的原型相似度特征。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将图像序列进行分组,并采用组内全连接而组间不连接的方式计算样本间相似度来改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了有效分析该算法的性能,制作了1个自行车再识别数据集BIKE1,并且在分组性能评估、部件原型参数设置以及同类算法性能比较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样本序列作为查询图像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并且将样本序列分为2组时识别率最高;自行车样本划分为3个部件有效地增强了算法对光照变化等影响因素的鲁棒性;与当前同类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high-precision dynamic track from the cross-camera bicycle tracking process, the problem of re-recognition in the cross-camera bicycle tracking process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mixed intersections, the intense change of outdoor lighting, and the differences in camera viewing angles, A hybrid traffic intersection cross-camera bicycle re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imilarity measurement of sample sequence group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bicycle samp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b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 and the partition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is calculated. The prototype features of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are obtained by clustering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extracted from each component in the bicycle map library. In this paper, sample sequence is used instead of single sample as query imag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ample number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eature robustness design, a more abstract prototype similarity feature is formed by 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each sample component and its corresponding prototype. The image sequences are grouped by systematic sampling and 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 is improved by comput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sampl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ull join within groups and disconnection between group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a bicycle recognition data set (BIKE1,) is made and compared in three aspects: group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mponent prototype parameter setting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the same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e sequence as the query image has higher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sample sequenc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bicycle samp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robustness of the algorithm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illumination vari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imilar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a higher recognition rat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交通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长沙理工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智能处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237)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3B132)
【分类号】:U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春晖;交叉路口空间设计的人性体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2 王金梅,李庆丰,杨建国;城市四交叉路口交通引导仿真系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3 李艳,樊晓平;基于模糊控制的城市交叉路口群信号控制及仿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曹洁;李振宸;;相邻交叉路口神经网络模糊协调控制的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1年02期

5 汪云龙;廖诗琪;;配对交叉路口系统应用问题分析[J];公路与汽运;2012年04期

6 ;信息[J];摩托车;2013年07期

7 王国荣,王天力;城市交叉路口与汽车废气污染[J];现代交通管理;1995年01期

8 劳远盛;交叉路口的“减速器”[J];交通与运输;1998年02期

9 刘静,魏瑞轩,张善文;城市交叉路口交通优化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刘浩;陈自力;;基于模糊理论的交叉路口控制策略[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强伟;;复杂交叉路口的多相位模糊控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2 吴水威;李宜儒;邱立品;;非号志化交叉路口行车路权之安全分析[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尉宏 特约通讯员 胡世文 通讯员 赖晓彤;年内改造淡水11个交叉路口[N];惠州日报;2012年

2 薄洁 曾嫣艳 柳帆;“禁左”首日,在适应中感受畅通[N];厦门日报;2007年

3 蒋峰;都市道路安全行驶的要点[N];江苏科技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黄诚克;筑城力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N];贵州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金卓颖;六项举措 尽快缓解交通拥堵[N];贵阳日报;2008年

6 顾力;“聪明”系统破解交叉路口拥堵难题[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朱长军 董建军 张福勤;在“拥堵”的城市安全行驶[N];江苏经济报;2011年

8 记者 杜海方;5月,市区部分主要路段展现新形象[N];营口日报;2009年

9 记者 付宁 通讯员 赖格登;去年全州增设交叉路口红绿灯15处[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10 陈志远;实现兴义交通智能化管理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边晓丽;城市信号交叉路口混合交通流动态参数分析及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付超;车辆主动式交叉路口调度模型[D];吉林大学;2013年

2 毛红阁;单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付志培;邻近交叉路口信号灯的实时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白利芳;城市单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张洁彬;基于车辆间通信的智能十字路口交通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2013年

6 王艳娜;城市交通流仿真研究及交叉路口信号智能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振宸;城市交通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夏张莉;智能交通管理中的交叉路口信号优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易俊华;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21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21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0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