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出口公交车换道行为对交通流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bus changing behavior on traffic flow at the exit of urban tunnel,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s at the exit of city tunn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ree kinds of influence states of the bus in the course of changing the route at the exit of the city tunnel. Then using the camera method to collect the relevant data and analysis, with the help of SPSS software to build the bus change frequency, bus change duration, the maximum length of the bus change and its existence time. The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nnel traffic flow and headway time distance is presente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ffic flow at the exit of the city tunnel are obtained by the correlation test.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年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4-K5-007)
【分类号】:U491.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中华,王炜,陆建;非港湾式公交停车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1期
2 杨佩昆,钱林波;交通分配中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3 孙剑;李克平;杨晓光;;拥挤交通流交织区车道变换行为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3期
4 邹智军,杨东援;微观交通仿真中的车道变换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2期
5 陈峻;王涛;李春燕;袁长伟;;城市公交车与社会车辆混合流速度模型及交通运行状态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2年01期
6 徐慧智;程国柱;裴玉龙;;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10期
7 徐慧智;程国柱;裴玉龙;;车道变换行为对交通流运行速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C.Wong;;Lane changing analysis for two-lane traffic flow[J];Acta Mechanica Sinica;2007年01期
2 陈祺;;城市高架快速路地面交织流对交通的影响及改善措施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8期
3 王希伟;李铁柱;汪林;李斌;何炜;;基于健康损失的峡谷型路段环境交通阻抗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张文新,何显慈,周骞;综合交通网络流建模理论与实践[J];系统工程;1998年05期
5 陈学武,王炜,王锦尧,陈峰林;交通管制下的路段特性函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3期
6 盖春英,裴玉龙;基于公路网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7 盖春英,裴玉龙;公路网交通分配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8 张卫华,陈学武,黄艳君;公交车与社会车辆混合行驶下的交通流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4期
9 杨建国,王金梅,李庆丰,王兆安;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10 杨小宝;张宁;黄留兵;;通行能力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万涛;蒋寅;朱海明;;Akcelik函数在天津市交通量分配中的应用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梅;多源交通信息下的动态路径选择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翟华伟;轨道交通客流动态分布形式建模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商蕾;城市微观交通仿真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闻育;复杂多阶段动态决策的蚁群优化方法及其在交通系统控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5 王晖;高等级公路项目可研阶段交通量预测若干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6 孙喜梅;城市路网实时动态交通信息的组合预测模型和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2年
7 陈斌;高速公路意外事件影响下的车辆行为模型与事件检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许伦辉;面向公路网络规划及智能运输系统交通分配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9 谭满春;面向ITS的高速公路网交通分配与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10 葛宏伟;城市公交停靠站点交通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小梅;公交车辆进出站行为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香萍;共享式的士管理系统研发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林颢;改进的元胞自动机车辆微观行为仿真模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军红;考虑行人过街的次干道协调控制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廖唱;公交站设置对信号交叉口延误影响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谢寒;城市快速路交织区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特征参数关系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雷晓晖;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的探讨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8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韩珍;驾驶员—车辆Agent微观换道行为的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赖云波;公交浮动车到达时间实时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川,刘小明,任福田,杜洁;道路交织区运行分析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2 尹红亮,王炜,王锦尧,陆建;公交运行对行驶车速影响的实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4期
3 冯雨芹;裴玉龙;张亚平;;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选择性车道变换模型标定[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刘博航;裴玉龙;徐慧智;;基于视频处理的车道变换轨迹获取技术[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金曼;陈锋;;微观交通仿真中的选择性换道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4期
6 邹智军,杨东援;动态交通状态微观仿真技术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7 杨佩昆,钱林波;交通分配中路段行程时间函数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8 孙剑;杨晓光;刘好德;;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参数校正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1期
9 肖秋生;郭占全;林秉良;谢志刚;;行程时间随交通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1年03期
10 邹智军;计算机仿真法研究优先控制T型交叉口通行能力[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玲;熊辉;;基于运动学的换道安全间距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4年04期
2 楼大成;;车辆换道过程中目标车辆与周围车辆的安全距离[J];硅谷;2014年05期
3 杨建国,王金梅,李庆丰,王兆安;微观仿真中车辆换道的行为分析和建模[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4 杨小宝;张宁;;任意性换道模型的比较与选择[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4期
5 刘小明;郑淑晖;蒋新春;;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6 杨小宝;;考虑实施过程的车辆换道模型及其应用[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7 金立生;Bartvan Arem;杨双宾;Mascha van der Voort;Martijn Tideman;;高速公路汽车辅助驾驶安全换道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8 李玮;高德芝;段建民;;智能车辆自由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2期
9 王崇伦;李振龙;陈阳舟;代桂平;;考虑换道约束空间的车辆换道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10 付静静;孙浩;杜春臣;;基于驾驶人换道行为的换道决策辅助系统预警时间研究[J];北京汽车;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安英;;基于预判概率的换道决策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与安全[C];2013年
2 李玮;段建民;龚建伟;;障碍物条件下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的近优解[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3 杨晓光;孙剑;;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龙俊;换道超车,,才有机会后来居上[N];四川日报;2014年
2 记者 徐景明;车一进隧道就不允许换道[N];厦门日报;2010年
3 闻天;安全驾车十二诀[N];华夏时报;2004年
4 记者 袁弘 张全能;让路法国梧桐 成都公交车换道行驶[N];成都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2 王畅;车辆换道预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3 侯海晶;高速公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罗强;面向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预警的车道偏离及换道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漆巍巍;城市道路拥堵状态下驾驶人生理及换道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朱愿;基于视觉和雷达的智能车辆自主换道决策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7 周立军;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特性的跟驰及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游峰;智能车辆自动换道与自动超车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任殿波;自动化公路系统车辆纵横向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秀锋;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车辆运行安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双宾;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辅助换道预警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曹珊;城市道路车辆换道模型及换道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杜毓皓;基于驾驶人主观判断的换道安全界限时刻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郑楚清;车辆换道预警系统的越线时间预测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郑华荣;考虑周边车辆驾驶意图的换道危险预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毛锦;考虑驾驶风格的换道预警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7 王彩霞;交通仿真中的换道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秦加合;用于换道仿真的车辆运动控制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戚志锦;4WS车辆高速公路智能换道避障安全行车辅助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琳;城市道路车辆换道行为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30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