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前方大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
[Abstract]: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jiawan Tunnel, large caverns were predicted and exposed, and the existence of caverns brought great hidden dangers to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aking Shangjiawan Tunnel as the background, the numerical test was carried out. The influence of large caverns in front of tunnel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displacement, stress and plastic z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cave on the bottom and the left arch of the tunnel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the top and the right of the tunnel, and the volume of the plastic zone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tunn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cave in front of the tunnel, the volume of plastic zone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location of excavation, that is, the existence of cavern greatly accelerates the growth of plastic failure zone in tunnel excavation. This study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unnel safety construction in karst are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中心;
【基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YQ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9107)资助
【分类号】:U4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宋战平;杨腾添;张丹锋;李宁;;溶洞对隧道(洞)稳定性影响的数值试验及现场监测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2 李培楠;刘俊;苏锋;;溶洞对地铁隧道开挖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路基工程;2013年04期
3 徐成进;王木群;;隧道底部溶洞的处理及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1期
4 宋战平;綦彦波;李宁;;顶部既有隐伏溶洞对圆形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5 吴俊,毛海和,应松,夏才初;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为民;杨昕;袁永才;王浩;;隧道前方大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8期
2 雷霆;关欣;洪帆;居炎飞;韩劲龙;李乐乐;;顶部溶洞水压对隧道突涌水灾害影响的数值分析[J];隧道建设;2017年02期
3 王康;高永涛;;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衬砌质量检测[J];现代矿业;2017年01期
4 王奇山;;岩溶公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北方交通;2016年10期
5 张新柳;;基于超前预报信息的隧道围岩分级及工程应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6 王运庆;;隧道下伏岩溶空腔围岩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6年28期
7 王雪瑞;;地质雷达在隧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福建交通科技;2016年04期
8 于卫云;白蕾;;豫西北变质岩区隧道围岩变形特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6年04期
9 张继锋;赵广东;杨勇刚;董星;;直流聚焦超前探测影响因素及水槽模拟实验[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04期
10 吴霞;温世儒;晏长根;李又云;;不同风化程度灰岩的地质雷达波形与频谱特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岩;李宁;;多因素对高温隧洞稳定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方涛;;溶洞路基稳定性分析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2期
3 蒋冲;赵明华;胡柏学;袁铜森;;路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工程;2009年01期
4 宋战平;党宏斌;李宁;;既有溶洞对隧道围岩位移特征影响的数值试验[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5 雷金山;苏锋;阳军生;陈福全;周灿朗;;土洞对地铁隧道开挖的影响性状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6 程建铝;宋战平;;喀斯特地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灾害研究初探——以宜(昌)万(州)铁路金子山岩溶隧道为例[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付敬;丁秀丽;张练;;岩溶回填改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数值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4期
8 史世雍;梅世龙;杨志刚;;隧道顶部溶洞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9 邓国军;分水岭隧道施工溶洞区处理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10 石新栋;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J];隧道建设;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利民;丁昆;刘树堂;胡建华;;隧道围岩稳定性灰色归类模型与应用[J];岩土工程界;2007年04期
2 刘树堂;丁昆;杨利民;;灰色归类模型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级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7年03期
3 贺建民,戴小平,郭磊;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的位移判别方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5期
4 吴梦军,陈彰贵,许锡宾,赵明阶;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习小华;分析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因素[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05期
6 李天斌;王兰生;李永林;姜云;;隧道围岩稳定性信息化监测、预测与决策系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S1期
7 张开银,陈发明,叶方千,薛光桥;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定的应变反演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周小平;徐小敏;;四角田隧道围岩稳定性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宋丽霞;陶干强;王清良;;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矿业快报;2007年06期
10 聂启祥;中国生;;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三维动态模拟分析[J];铁道建筑;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正权;罗俊财;徐小敏;张伯虎;;某隧道围岩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章杨松;李晓昭;阎长虹;;考虑应变软化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肖志成;;应用弹性波进行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试探[A];1990岩土混凝土声测技术新进展学术与信息交流会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徐干成;;基于粘弹性边界元法预测分析锚喷支护隧道围岩稳定性[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华薇;马英;;开挖方式对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梦军;赵明阶;刘绪华;敖建华;;岩溶区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许研;朱浮声;王述红;;大跨度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概率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谭志宏;唐春安;曹武安;;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谭志宏;唐春安;曹武安;;顶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靳晓光;李晓红;亢会明;;高地应力区山岭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位移判据探讨[A];2001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鹏;基于小波理论的白鹤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肖云华;双峰隧道围岩稳定性非线性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永杰;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及风险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曾杰;深埋硬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黄林冲;多孔介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的程序研发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6 蔡臣;复杂含水弱胶结砂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学民;岩石材料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磊;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相似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孙长升;含水率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许鹏帅;华坪隧道围岩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恒;含水特性对软岩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舒安齐;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优化[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优;祥云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变形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刘城;基于监测数据分析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李东林;基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马群;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分析及其探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张小露;基于RS-BPNN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预测[D];南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3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