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独塔斜拉桥抗震体系优化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seismic restraint system of single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under uniform earthquak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single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in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rection is studied firstly, and then a single tower double-cable plane cable-stayed bridge is taken as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aseismic systems are optimiz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itudinal elastic cables can reduce the seismic moment of the tower and control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ain beam. By setting longitudinal elastic cables between the piers and beams, the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forces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flexural capacity of the piers, which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For a single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unequal span, the lateral seismic force can be reasonably distributed by using elastic cable limit on the side span transition pier, thus achieving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transvers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作者单位】: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U448.27;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文学;李建中;李怀峰;;低重心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07年05期
2 陈德伟,范立础,张权;独塔斜拉桥的总体布置和参数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更新;;桁式加劲梁悬索桥抗风动力特性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2 聂建国;张晓光;樊健生;杜国平;杜小平;曾德云;;钢-混凝土组合梁加宽旧桥的实测与理论分析[J];桥梁建设;2009年05期
3 王天亮;;液压阻尼装置在斜拉桥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桥梁建设;2009年S2期
4 陈亮;卢永成;周伟翔;邵长宇;;曹妃甸工业区1号桥斜拉桥设计[J];桥梁建设;2011年04期
5 刘金云;陈健云;孙胜男;;输水隧道在行波激励下的二维地震反应分析[J];人民黄河;2011年02期
6 尹永兵;;钢筋混凝土桥墩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四川建筑;2007年05期
7 董超;;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3期
8 邓敏;董超;雍军;;小榄特大桥主桥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9 王君楼;李方元;;铁路梁桥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10 陈砚;董超;;大跨度铁路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春光;贾玲玲;;考虑余震影响的大跨度斜拉桥抗震反应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2 龙晓鸿;李黎;;不同地震波输入对连续梁桥隔震性能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3 雷力;陆建飞;;周期性高架桥在面外振动下的缺陷态能带与模态[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4 李瑞霖;项海帆;;悬浮体系斜张桥抗震动力可靠度的近似分析[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5 李瑞霖;项海帆;;基于动态极限位移的桥梁首超失效机制[A];工程结构可靠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全国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1989年
6 丁明波;陈兴冲;;客运专线桥梁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陈宝春;余健;吴庆雄;;活性粉末混凝土箱形拱桥地震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韦建刚;缪锋;陈宝春;吴庆雄;;钢腹杆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李自林;喻春林;常汝鸿;;绍兴解放三桥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解欣;沈火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瑞;大型复杂结构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向东;四塔单索面宽幅脊梁矮塔斜拉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郜新军;地震及列车竖向荷载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玉峰;考虑碰撞效应的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胥润东;琼州海峡超大多主跨公铁两用悬索桥方案设计和抗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黄信;水—桥墩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及深水桥梁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蔡金标;大跨度悬索桥空间分析的组合单元法[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赵长军;大跨索桁桥初步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寰宇;上海长江大桥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贺钢锋;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设计参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芮伟国;双菱塔斜拉桥地震反应与推倒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君军;多塔高墩斜拉桥力学行为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巩朝;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邓志荣;公路斜交桥的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准;独塔混合梁不对称索斜拉桥非线性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子昱;大跨度双塔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措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欧阳坚;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仿真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杰超;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结构参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J];桥梁建设;2002年04期
2 张文学;李建中;李怀峰;;低重心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桥梁建设;2007年05期
3 徐利平;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闫冬,袁万城;多跨连续梁桥横桥向抗震的概念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5 叶爱君;范立础;;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期
6 叶爱君,胡世德,范立础;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位移控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2331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