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支护管棚作用的力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8-11-16 15:02
【摘要】:在分析隧道围岩作用于衬砌结构原理的基础上,从结构力学角度出发,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隧道支护管棚作用的力学模型,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推广应用。为隧道支护受力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acting on lining structure 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 mechanics model of tunnel supporting pipe shed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and it is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concrete project. I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unnel support.
【作者单位】: 湖南省永龙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分类号】:U45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建华;赵明华;段少华;;条形桩基承台梁随机优化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赵明华;刘建华;杨明辉;;倾斜荷载下高陡边坡桥梁基桩内力计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11期

3 邱猛;曾艳剑;曹卫文;刁颖莹;龙馨洁;;广砚高速公路k198段高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处治措施[J];公路工程;2010年04期

4 钟浩;;基于FLAC~(3D)动态分析隧道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公路工程;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磊;浅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机理及开挖的扰动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启东;孔凡林;李成芳;;库岸边坡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研究现状综述[J];重庆建筑;2010年04期

2 鲁志杰;年廷凯;;坡顶斜向受荷桩内力及位移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邓友生;赵明华;邹新军;杨明辉;;山区陡坡桩柱的承载特性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6期

4 杨剑;高玉峰;程永锋;鲁先龙;;输电线路掏挖式基础在倾斜荷载作用下的特性[J];工业建筑;2008年06期

5 王小红;张晓婷;傅鹤林;何翊武;;陡坡桥梁桩基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年03期

6 韩宪军;孟小欢;张小强;张延年;;基于Creator与FLAC~(3D)的采空区隧道变形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7 曹兴;于荣俊;魏庭光;苗艳钊;蔡永刚;;高层住宅基础设计选型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年03期

8 邓友生;朱黎;郑建强;万昌中;何少华;;陡坡双桩柱式桥墩位移的有限元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张晋;;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的病害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06期

10 郑清琦;;浅埋暗挖隧道管棚支护的机理研究[J];门窗;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蒋冲;山区高桥墩—桩基结构体系承载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卓越;钻爆法浅埋水下隧道防排水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张爱军;挡土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及抗滑桩加固边坡简化计算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尹平保;陡坡段桩柱式桥梁桩基设计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建强;陡坡高墩双排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高璇;陡坡地段桥梁嵌岩桩基竖向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张洪波;秦巴山区陡坡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刘广轩;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结构内力计算方法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陈帝江;斜坡地区大直径桥梁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贺健军;秦巴山区陡坡地段桥梁桩基横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7 关晓静;秦巴山区陡坡桩基桩位变化对其竖向承载特性影响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8 曹琦;立体交叉、并行小净距隧道的开挖扰动效应及控制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江罗成;基于土拱效应的双排抗滑桩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张浩亮;黄土隧道开挖对洞口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荣辉,刘光东,赵德志,曾进群;某隧道进口段边坡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杨林德,黄慷;水底隧道管片构件耐久性失效风险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3 向安田;朱合华;丁文其;贾明辉;;偏压连拱隧道洞口仰坡失稳机制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黄润秋;唐世强;邓辉;邹正明;;皖南某高速公路四号边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尹洪峰;谢博;赵体;李阳;;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詹海玲;边坡动态监测与动态设计[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7 胡振邦;;怀新高速k78+080~k78+270段高边坡加固处理技术[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8 丁宗源;;广梧高速公路高边坡综合治理[J];湖南交通科技;2009年01期

9 刘之葵,梁金城,周健红;岩溶区土洞发育机制的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1期

10 崔亚莉,邵景力,谢振华,贾汀;基于MODFLOW的地面沉降模型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工程勘察;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2 富海鹰;地铁隧道非降水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孔恒;城市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法地层预加固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3年

4 姚海波;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地铁构筑物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熊伟;流固耦合渗流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0年

2 席锦州;富水地层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赵建平;浅埋暗挖隧道管棚预支护机理及其效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余学彦;考虑流固耦合的城市隧道施工稳定性及地表沉降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5 王伟锋;软岩偏压双连拱隧道管棚预支护参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6 李力;粉细砂地层注浆管棚作用机理及在暗挖隧道施工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朱国保;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管棚超前预支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苟德明;既有公路下连拱隧道管棚变形测试与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9 张鹏;海底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和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新平;胡新朋;周顺华;;软弱地层管棚作用特性判别和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2 杨文勇;;夯管法施工大管棚的工艺方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年02期

3 孙华洲;;无室管棚施工新技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纵瑞盘;李叔保;;超前管棚在-380轨道石门过刘桥断层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1期

5 赵钰;;管棚法处理洞内坍方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6 王军舰;王小林;吴狄;王铁男;;浅埋地下工程管棚作用机理及其参数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01期

7 颉文伟;张福堂;;双层大管棚在处理隧洞塌方冒顶中的应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05期

8 寇煜;大型隧道管棚法通过岩土堆积段的工程实践[J];土木工程学报;1987年02期

9 瓜景云;轻型管棚钻机介绍[J];铁道建筑技术;1997年04期

10 杜彬,李俊喜;隧道大管棚支护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199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新平;周顺华;;管棚法在东部城市软弱地层中应用前景综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白兆强;谷水兵;;大管棚超前支护技术在毫山欲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中册)[C];2008年

3 彭济南;;40米长锚管棚预注浆控制地表下沉施工技术[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谢量瀛;韩少光;杨和平;;管棚锚固与注浆技术在地铁西单站的应用[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5 连文前;;t/头岭隧道变更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6 廖乾旭;;大管棚和小导管在隧道支护设计中的综合应用[A];2005年全国公路勘察设计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丁锐;周东勇;朱常春;吴鸿军;;富水松散地层隧道密排小管棚法施工技术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许富强;谭雷平;傅金铜;;小管棚注浆超前支护在清水河隧道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9 许宏发;佟Oz;王广建;王德荣;;坑道口部管棚加固抗爆性能模型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王义重;李勇泉;傅旭东;;大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有限元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佩山 通讯员 段伟伟;这里有支科技攻关突击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2 邵明志;浅埋隧道难不住中铁五局[N];西部时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佩山;优美的绿色交响曲[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4 伍肆;蕹菜的管棚早熟栽培技术[N];东方城乡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海涛;隧道管棚预支护体系的力学机理与开挖面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苟德明;既有公路下连拱隧道管棚变形测试与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2 夏季;管棚钻机钻进机构的分析与优化[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军舰;隧道管棚超前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娟;管棚钻机的钻臂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李沛莹;管棚受力特性及其与后续工法配合效果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何亦舟;隧道下穿高速公路段管棚预支护技术及其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黄华滨;管棚钻机掘进与行驶液压驱动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胡斌;丁家山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管棚预支护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国保;软弱破碎围岩隧道中管棚超前预支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科军;管棚钻机液压系统设计及动力头给进与回转回路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35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335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