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节段疲劳模型试验研究
[Abstract]:The fatigue problem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panel is prominent. Experimental stud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valuate its fatigue performance and reveal its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Taking the steel box girder of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key problems of fatigue strength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face are studied by full-scale segment model. The fatigue test of several key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is carried out by full-scale segment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of driving effect on the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is simulated by multi-point asynchronous loading. The anti-fatigue safety of the key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during the design life cycle is verified by loading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important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are tested and theoretically studied, and the nominal stress method and hot spot stress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of key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slab of Hongkong-Zhuhai-Macao Bridge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has a certain safety reserv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and fatigue strength among the key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The hot spot stres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key fatigue vulnerable parts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panels.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G07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9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82014CX078)
【分类号】:U441.4;U443.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清华;崔闯;卜一之;李乔;;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旭锴;张特;;纵肋截面形式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4年09期
2 田圆;吉伯海;杨沐野;傅中秋;姜竹生;;钢桥面板顶板与竖向加劲肋连接角焊缝疲劳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吉伯海;陈祥;刘荣;杨沐野;;钢桥面板顶板与U肋接头疲劳效应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4年06期
4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栗怀广;;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肋连接构造细节[J];铁道建筑;2013年06期
5 张上;李凤芹;;石济客运专线济南黄河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05期
6 张清华;崔闯;卜一之;李乔;;港珠澳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特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7 高立强;;横梁腹板切口形状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12期
8 韩冰;蒲黔辉;施洲;刘振标;;桥梁正交异性板焊接构造热点应力计算方法研究[J];桥梁建设;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闯;卜一之;张清华;李丽娟;;基于响应面法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参数设计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臻旺;公路悬索桥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局部应力影响面与包络面和简化计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周尚猛;钢桥双轴疲劳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高立强;铁路桥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静力行为与疲劳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彬;钢桁梁桥正交异性开口肋钢桥面板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王金霞;缆索支承体系桥梁检测评估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3 于佳;铁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静力及疲劳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4 万志强;应用损伤力学研究钢桥的疲劳破坏[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国帅;轮载的横向分布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行为的影响[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6 陈伟健;正交异性板公路钢桥疲劳荷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李大涛;钢箱梁细部构造疲劳试验研究及局部优化[D];长安大学;2013年
9 任亚宁;桥面铺装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行为的影响[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10 冯兵;公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细节的热点应力分析及疲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童乐为,沈祖炎;钢桥面板纵肋现场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2 顾萍;颜兆福;盛博;陈世鸣;;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栓焊接头疲劳性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尧兵,侯运丰,郎福元;无切口应力法剪切的实验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2 王剑;兆文忠;;基于结构应力法的焊接结构优化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李辉;彭旭军;龚维明;;基于某实例的现浇圆形排水涵管的应力法解析初探[J];特种结构;2011年04期
4 祝龙根;任陈宝;;液化判别的应力法与刚度法之比较[J];上海地质;1991年04期
5 王跃勇;刘情;陈朝阳;;热点应力法在游艺机中的应用初探[J];机电工程技术;2012年12期
6 周超;万金镇;郑健;;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起重机箱形结构焊缝疲劳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5期
7 方健;感应加热改善应力法[J];锅炉技术;1978年03期
8 张创林;;采用“名义拉应力法”进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J];公路;1985年11期
9 黄建松,李康元;投影满应力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王术江,林波,王松林,徐勇;开挖处理的虚拟单元广义初应力法及应用[J];土工基础;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常燕庭;;边界元中的虚拟应力法及其应用[A];边界元法在岩石力学和工程中应用会议文集[C];1987年
2 刘刚;黄一;陈景杰;刘磊;;焊接构件疲劳强度评估的热点应力法研究进展[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谢恩;童乐为;黄东平;马人乐;;基于热点应力法的反向平衡法兰的疲劳性能评估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飞宇;热点应力法及其在起重机金属结构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熊楚峰;基于热点应力法的厦漳跨海大桥锚拉板结构疲劳寿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吕海勇;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起重机箱形主梁疲劳寿命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梁正峰;应力法剪切模具CAD的研究[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5 王忠;基于热点应力法的转向架关键部件疲劳寿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磊;基于非线性应力峰值自平衡的焊接结构热点应力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9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1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