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建筑垃圾混合料用于路基垫层的基本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4 13:05
【摘要】:石灰稳定的灰土碎石混合料拥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将筛选后的建筑垃圾作为再生骨料代替碎石,然后与石灰和黏土按一定比例配合用于路基的垫层材料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种形式。通过对不同配合比例下的混合料进行研究,得出各项参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最终结果表明某一配合比下的试块其抗压强度能够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垫层的要求。
[Abstract]:Lime stabilized lime-soil aggregate mixture has hig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hear strength. It is a form of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that the screened construction waste is used as recycled aggregate instead of crushed stone and then matched with lime and clay in proportion to the cushion material used in subgrad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ixture under different propor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parameters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obtained. The fi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test block under a certain mix ratio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ubgrade cushion under the second grade and below the second grade.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1413560017)
【分类号】:U416.1;X79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信;建筑垃圾就地消化机械[J];环境工程;2000年05期

2 李军华,刘今朝;浅谈建筑垃圾的再利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王志伟;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0年06期

4 曹俊琴,王法新;谈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J];山西建筑;2000年04期

5 李湘洲;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J];广东建材;2000年05期

6 赵俊,钟世云,王小冬;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J];粉煤灰;2001年02期

7 杜婷,李惠强,吴贤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利用[J];施工技术;2002年03期

8 建宁;建筑垃圾制砖基地在沪投产[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2期

9 王健,李懿;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再生利用研究[J];环境工程;2003年06期

10 杨子江;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更新;田欣;;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法规标准概述[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2 许颖;杨始强;李存才;罗刚;赵华;;深圳市建筑垃圾现状及循环利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3 王宝民;李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讨论[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何更新;田欣;;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法规标准概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进辉;杨军浩;;浅谈建筑垃圾的再生和利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第二部分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研究科研文献摘编[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7 ;福州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办法[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8 陆凯安;;建筑垃圾应用技术及对策[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建庄;雷斌;王长青;;汶川地震灾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A];建筑固废科研及其产业化进展[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凯安;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张玉秀;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荣慧;康土特公司建筑垃圾再利用现场实录[N];中国建材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蒙华 徐彦泓;从源头减少建筑垃圾排放[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李 悦;北京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昊 张黎霞;建筑垃圾如何进入“循环”[N];发展导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徐桂林 蒋明;穗将对建筑垃圾征收处置费?[N];广东建设报;2005年

8 惠贯;广州对建筑垃圾实行“一战式”管理[N];广东建设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汤璇 实习生 林秀芬 通讯员 徐桂林 本报记者 韩庆文 吴泉海 蒋明 整理 汤璇;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新契机[N];广东建设报;2005年

10 ;建筑垃圾规模再生渴望扶持[N];广东建设报;2005年



本文编号:2422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22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