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深海条件下海燕大桥墩柱防冲刷技术与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1 06:09
【摘要】:深海环境修建桥梁墩柱会影响该区域原有的海水运动特征,造成桥梁墩柱局部冲刷破坏。为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以海燕大桥3~#和7~#桥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基本地质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方案,分析了桥梁墩台施工过程中的局部冲刷机理和冲刷深度,并且对照几种普遍的局部冲刷理论公式,提出了对应的防护技术手段。研究发现:深海条件下桥墩主要受上游径流和潮汐两种水力作用影响,并在桥墩两侧产生尾流旋涡和冲刷坑;监测结果表明在桥墩施工期间水流规律紊乱,施工后期水力对河床冲刷速率基本稳定在4mm/d,在监测周期8个月内,3~#、7~#桥梁平均冲刷深度分别为2.23,1.82 m,仅达到理论冲刷深度的8%~10%,说明在桥梁运营中河床还会受到局部冲刷作用;此外,本文提出了针对深水环境下结合主动防护和水流动能减速两类防护技术方案,以期为深海环境下桥梁墩柱的防冲刷技术提供一定参考和数据支撑。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bridge piers in deep sea environment will aff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 water movement in this area, resulting in local scour damage of bridge piers and columns. In order to study and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iers of Haiyan Bridge 3 # and 7 #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ir basic geological and hydro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the field monitoring sche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l scour mechanism and depth of bridge pier and abutment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means according to several common local scour theoretical formulas. It is found that the pier is mainly affected by upstream runoff and tide under deep sea conditions, and wake vortices and scrubbing pits are produc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ier. The monitor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law is disord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ier, and the hydraulic scour rate of the riverbed is basically stable at 4mm 路d in the later stage of construction. Within 8 months of the monitoring cycle, the average scour depth of the bridge is 2.23 and 1.82 m, respectively. It is only 8% / 10% of the theoretical scour depth,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iver bed will be subjected to local scour in bridge operation.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kinds of protection technology scheme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active protection and water flow energy deceleration in deep wate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data support for the scour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bridge piers and columns in deep sea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9200)
【分类号】:U44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刘仰韶,邓桂萍;某受撞击桥墩工作性能的评估[J];广东公路交通;2005年03期

2 梁锴;方理刚;段靓靓;;冲刷对桥墩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06年09期

3 张海东;;桥墩附近基坑开挖对桥墩基础影响的数值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4 高银水;;浅谈斜坡桥墩设计[J];今日科苑;2007年24期

5 谢寿平;;临近输油管道桥墩基础开挖爆破方案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6 孙兆强;向秀平;尚仲虎;李军;姚建平;寇广增;杨志华;高峰;;魏荆输油管道汉江跨越管桥桥墩基础加固[J];石油工程建设;2011年05期

7 张建军;;桥墩沉降及加固方法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1期

8 覃兆海;陈良志;;大水平力作用下组合墩台在引桥墩设计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9年01期

9 余贤高;吴晓阳;;桥墩基础的水下控制爆破[J];采矿技术;2010年04期

10 何继善,柳建新;综合物探方法在检测桥墩及墩基础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兰雅梅;刘桦;薛雷平;;桥墩基础上波流力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兴杰;程和琴;王冬梅;杨忠勇;宋泽坤;胡浩;;桥墩周边流场模拟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3 杨作兴;彭济南;刘民;;岩锚加桩处理桥墩下沉开裂施工技术[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树卿;;宁岢线48号桥桥墩病害整治[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苏文丽;富立彬;李随敏;郑来国;;宁岢线48号桥桥墩加固整治[A];发展重载运输技术适应经济社会建设——铁路重载运输货车暨工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工务部分)[C];2011年

6 詹建辉;宛劲松;岳磊;;荆州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桥墩防撞加固措施研究[A];湖北公路交通防灾救灾安保工程专家论坛专辑[C];2008年

7 胡守海;代平玉;宋社强;李胜涛;;兴隆水利枢纽左岸交通桥9号桥墩基础水下高喷加固施工技术[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屈匡时;;芜湖长江大桥正桥水中桥墩基础设计[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丁明波;陈兴冲;;客运专线桥梁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谢建纲;;武汉长汉公路桥特大型深水桥墩基础精密控制测量[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裘立华 舒继华;“优良工程”“桥裂裂”,为何无人被问责[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江涛 通讯员 左旭;让每座桥都成为城市景点[N];洛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庄元;桥梁通航论证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楚龙;船撞桥墩仿真分析及下构安全概率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不都热合曼(Shukur Rahman);兰青线湟水河2号桥桥墩基础加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俞艳;山区河流桥墩基础冲刷计算与防护方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吉鸿敏;圆柱桥墩绕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陆雪骏;长江感潮河段桥墩冲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郑毅;既有铁路桥墩健全度评估方法及自振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许保华;桥墩周围通航宽度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郭超;桥墩冲刷与波流力的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8 王坤;海洋深水环境桥墩基础抗冲刷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高苏;基于有限元法的桥墩对桥跨横向振动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于哲;城市高架桥梁基础约束刚度识别及桥墩抗震性能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4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474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