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块强度对不规则连续梁桥横向地震响应的影响
度研究挡块的影响值得商榷。不规则连续梁桥由于自身刚度和质量分布的不均匀,各墩之间的地震响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挡块强度的变化势必会改变各墩的刚度分布,造成个别桥墩受力过于集中。鉴于此,本文从不规则连续梁桥各墩地震响应需求的差异性,以及地震力合理分配、保护支座和限制主梁位移等角度出发,探讨挡块强度的影响,并对挡块的最优强度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可为不规则梁桥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提供参考。1分析桥例及有限元模型1.1工程概况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一联为6等跨小箱梁双幅连续梁桥,单跨长30m。如图1(b)所示,主梁由3片C50小箱梁拼成,桥面总宽12.25m;每片箱梁下安置4个圆板橡胶支座,每侧2个,其规格为:2#、3#、4#和5#墩上GYZ400×99mm,1#和6#墩上GYZ300×85mm。圆形双单柱式桥墩直径为1.5m,高度见图1(a);盖梁高1.5m,顺桥向尺寸为1.2m,横桥向为10.2m,盖梁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梯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挡块,挡块高0.5m,底边宽0.5m,顶边宽0.3m,长1.2m,根据文献[10],挡块强度为847kN,为单个桥墩上支座反力之和的37.65%;基础为鐖1.8m的桩柱,下部构造均采用C40混凝土。图1典型不规则连续梁桥Fig.1Atypicalexampleofanonstandardcontinuousgirderbridge1.2有限元模型采用OpenSEES[11]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主梁采用线弹性梁单元模拟;桥墩采用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模拟,其中,混凝土采用Kent-Scott-Park本构模型,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极限应变等参数根据Mander公式确定;钢筋采用简化的理想弹塑性双线性本构模型。板式橡胶支座结合AASHTO-LRFD[1]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3]采用相互解耦的4个线弹性连接单元模拟支座在2个水平方向、1个竖向以及绕纵桥向转动
·88·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年12月EarthquakeResistantEngineeringandRetrofittingDec.2015地震波沿横桥向输入,不考虑纵桥向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为方便表述,分别将其命名为地震波No.1和No.2。图2钢筋混凝土挡块简化滞回模型Fig.2Simplifiedhystereticanalyticalmodelforreinforcedconcreteretainers图3典型桥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ig.3FEanalyticalmodelforthetypicalillustrativegirderbridge图4地震波No.1和No.2加速度时程Fig.4AccelerogramsofgroundmotionsNo.1andNo.22地震反应分析主桥采用双柱墩,,根据结构的对称性,本文选取双柱墩的右侧墩柱进行阐述。此外,下文图中的“初始”、“无挡块”、“固结”、5%、……、30%、35%、50%,分别指的是“实际挡块”、“不设挡块”和“横向固结”,以及挡块强度分别等于其所在桥墩支座反力之和的5%、……30%、35%、50%等分析工况。2.1挡块强度对桥梁位移及变形的影响由图5可知,随着挡块强度的增大,主梁在各墩处的位移值逐渐减小,而位移差却逐渐变大。以3#和5#墩为例,在No.1作用下,当挡块强度由5%增至50%时,3#墩处主梁位移增大了5.97%,5#墩处减少了39.6%;在位移差方面,当没有挡块时,3#墩和5#墩处主梁的位移分别为0.048m和0.055m,几乎一致,当挡块强度分别为5%、50%时,3#墩和5#墩处主梁的位移分别为0.035m和0.025m、0.037m和0.015m,位移差异越来越大。在No.2作用下,尽管规律不如No.1那么明显,但基本趋势是一致的。可见,非规则梁桥主梁横向位移的大小与分布都与挡块的强度密切相关。由图6可知,随着挡块强度的增大,支座剪切变形逐渐减小,且各墩处支座的变形有逐渐接近的趋势。以3#和5#墩为例,在No?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408089)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319814210) 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CQSLBF-Y14-2)
【分类号】:U442.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育林;彭天波;李建中;;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横向碰撞模型及参数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臻旺;郑凯锋;苟超;刘鹏;;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板桥面国内外规范荷载作用局部应力计算与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彬彬;曹万林;王海城;张建伟;;加固后的双曲拱桥承载力评估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3 杨爱武;;连拱拱桥结构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凡;苏杰;;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三维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5 田帅;叶洪伟;高树山;费世江;;桥面铺装铁尾矿和炉渣隔热性能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张鲲;;拱形装配式涵洞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旭东;李林;柳献;袁勇;吴小建;;盖挖施工荷载确定方法及邻近建筑结构变形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8 胡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形通道”联合作用体系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9 刘惠宇;;桥梁中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预制阶段力学分析[J];包钢科技;2009年S2期
10 张建辉;吴强;;综合桥梁防水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探讨[J];才智;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琳;自锚式悬索桥静力可靠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成琛;大跨径PC桥梁弯曲孔道有效预应力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程海潜;PC弯曲孔道内接触应力、预应力摩阻损失及张拉伸长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唐国斌;基于全寿命设计的混凝土箱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翠娟;超大跨径CFRP主缆悬索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高玉峰;考虑碰撞效应的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徐然;竖向地震诱发桥梁结构多次重撞击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潘永杰;铁路钢桥全寿命过程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箱形桥梁结构的半解析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辛保兵;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剩余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杏;多跨简支梁桥面修补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杨守梅;预制节段连续刚构桥梁成桥受力过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春永;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问题及工程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猛;桥梁拉索安全性能鉴定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姚盛丹;动水效应下拱桥的地震响应及船桥碰撞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李静;某大跨上承式复合拱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祥辉;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纵向地震反应及碰撞效应[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2 王军文;李建中;范立础;;非规则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对地震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殳,崔绍祥,徐钧;保证射野挡块制作质量的探讨[J];上海医学;2004年08期
2 林发生,潘建基,吴君心,陈传本;个体挡块制作的体会和质量保证[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年04期
3 王旭芳;;定位挡块[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7年10期
4 齐勇;欧阳水根;王小虎;高力英;;自制放疗适形挡块浇铸模具及其治疗中心质量控制[J];中国医学装备;2011年11期
5 黄小国;;挡块间隙对桥墩横桥向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年04期
6 许祥;刘伟庆;徐秀丽;;新型抗震挡块的抗震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7 李志华;;浅谈侧向挡块施工的控制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7期
8 魏绪国;姜文;;介绍一种新型X线放疗适形挡块浇铸模具[J];医疗设备信息;2007年02期
9 王顺金;艾春红;罗晓东;;可快速脱模的X线挡块模具的制作[J];实用癌症杂志;2009年01期
10 贺相 ,刘利;定位挡块位置简易调整机构[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捷;郑富强;;三维放疗射野挡块数据转换及传输的研究[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胡彦殊;彻底关大桥有望明日通车[N];四川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鹏;地震作用下桥梁梁体与横向挡块动态碰撞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蓓;地震作用下连续桥梁的横向碰撞及横向挡块的破坏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6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1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