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危险废弃物运输人口风险度量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19:5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废弃物产量日益增加,如何合理安全地处理这些危险废弃物成为其管理的关键问题。风险性是危险废弃物运输同其他物品运输的重要区别,风险度量是危险废弃物运输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危险废弃物运输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失,文章建立考虑事故发生概率以及影响后果的传统风险度量模型,将影响后果分为路上人口和非路上人口,并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求解,得到人口风险最小的、合理的运输路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output of hazardous wast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How to deal with these hazardous wastes reasonably and safely has become the key problem of its management. Risk i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hazardous waste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goods transportation, and risk measurement is the key to hazardous wast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hazardous waste transportation,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may cause losses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people. In this paper, a traditional risk measurement model considering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and consequences of accidents is established. The influence consequences are divided into road population and non-road population, 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theory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reasonable transportation path with the least population risk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工商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1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682014CX101) 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3ZR0041)
【分类号】:U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原思聪;江祥奎;段志善;刘道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机械产品设计综合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27期

2 种鹏云;帅斌;;一种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年01期

3 侯丰伟;杨育;陈进;赵川;;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设备评标方法研究[J];机械;2010年03期

4 帅斌;种鹏云;;基于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危险货物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J];铁道货运;2011年01期

5 陈洪根;;设备维护改进实施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小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风险分析及路线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万凤娇;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危险废弃物物流选址—选线模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隋旭东;环形防喷器的安全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孙桂娥;物流运输企业资产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3 贾振军;货物多式联运的风险分析及控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文丽;基于风险的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8年

5 周雯霞;瑞恒公司出口危化品运输风险评价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潘欣;基于双层规划的危险废物回收中心选址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徐诗涵;黑龙江省响水灌区渠道防渗优化模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航,蒲云,李军;一种求解双目标最短路的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2 彭俊好;徐国爱;杨义先;;基于效用的安全策略选取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6期

3 龚云雷;期望效用理论的确定性等价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4 汪晓程,王瑛;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目标关联分析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5 魏航;李军;蒲云;;时变条件下有害物品运输的路径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6 郭晓林;李军;;基于事故分级的有害物品运输路径风险度量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7 魏航;李军;刘凝子;;一种求解时变网络下多式联运最短路的算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杰;王霄京;;撩开“红树林”的神秘面纱——国内首个危险废弃物处理基地采访札记[J];中国建材;2008年10期

2 刘昭青;;关于危险废弃物责任和赔偿议定书获通过及巴塞尔公约未来10年的主要任务[J];航海科技动态;2000年08期

3 俞露;杨守刚;唐圣钧;;浅议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规划选址——以深圳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4 ;专业媒体撰文呼吁:危险废弃物应无害化处置[J];中国建材;2005年12期

5 王霄京;;“鸟巢”水泥供应商领跑环保水泥产业——“金隅红树林”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处置危险废弃物调查报告[J];中国建材;2008年09期

6 刘刚,池涌,蒋旭光,朱江,严建华,岑可法;模拟危险废物颗粒回转窑内运动特性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7 ;城市工业废弃物环保示范项目试行成功[J];建设科技;2006年09期

8 薛浩栋,蒋旭光,池涌,严建华,岑可法;危险废弃物焚烧中重金属迁移特性研究现状[J];能源工程;2005年05期

9 陈登云,王小如,陈薇,LeeFrankS.C.;氟里昂(CF_2Cl_2)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放电特性的影响——ICP技术在危险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03期

10 杨华,陈全明,薛东卫,赵运武;一种废弃物回转窑焚烧炉的创新设计[J];机械;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顾斌贤;王海鲲;毕军;;追踪调研家庭危险废弃物—苏州案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2 任俊蓉;yP文彬;彭瑞东;能昌信;;降雨对危险废弃物填埋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崔素萍;;利用水泥窑焚烧废弃物技术研究与实践[A];第二届“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水泥工业原、燃材料战略转移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4 陈德珍;胡雨燕;谢金龙;;水热处理分解焚烧飞灰中二恶英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卢晓霞;Lawrence Lessner;David O.Carpenter;;乳腺癌发病率与危险废弃物居住区之间的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永锋;危险废弃物不再危险[N];光明日报;2011年

2 记者 周建人;危险废弃物无害处理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尹义龙 实习生 谭涛;我市强化危险废弃物管理[N];湘潭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温舜方;我国实现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N];中国工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潘杰;“红树林”说:危险废弃物应这样“弃”[N];中国化工报;2005年

6 付颖;我国首条无害化处置危险废弃物示范线在京运行[N];中华建筑报;2006年

7 记者  王侠 通讯员  李玲;新疆油田研究院危险废弃物实行无害化处理[N];中国石油报;2006年

8 汕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廖仲宇;浅谈危险废物的法律规制[N];汕头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阳;危险废弃物:清家底强能力降环境风险[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记者 高初建;危险废弃物处置遭遇尴尬[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刚;典型危险废物回转窑热处置特性和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谭中欣;典型危险废弃物焚烧过程中无机污染物HCl和重金属的生成特性及其控制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季晓军;我国危险废弃物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江;典型危险废弃物的热处置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炳池;典型危险废弃物的热处置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薛浩栋;危险废弃物重金属迁移和控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姚元国;重庆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清理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6 韩才义;成都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选址的环境地质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姚元国;重庆山峡库区危险废弃物的清理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8 程珩;危险废弃物回收中心选址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刘晨;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8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28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