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升船机齿条的无损检测

发布时间:2019-09-20 12:27
【摘要】:正1概述三峡水利工程升船机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其过船规模为3 000 t级,最大提升高度113 m,上游通航水位变幅30 m,下游通航水位变幅11.8 m,下游水位变率约±0.50 m/h。具有提升高度大、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和下游水位变化速率快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和规模最大的升船机。升船机齿条是三峡升船机的关键构件之一,是船厢驱动机构向混凝土塔柱的传力构件,并兼作船厢的
【作者单位】: 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分类号】:U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艳,刘云贺,刘克平,李德玉;向家坝升船机的抗震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4期

2 廖乐康,于庆奎,黄发涛;清江隔河岩升船机主提升机安全制动系统设计[J];人民长江;2004年04期

3 陈清军;王汉东;;地震作用下大型升船机结构的响应特征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5年04期

4 彭雪松;;高坝洲水电站升船机通过完工验收[J];水力发电;2007年08期

5 杨慎勤;;升船机:三峡工程的设计句号[J];中国三峡建设;2008年05期

6 石川;熊瑛;;中国葛洲坝集团中标三峡升船机[J];水力发电;2008年09期

7 郭彬;金海军;曹怀志;;三峡升船机关键技术问题[J];水力发电;2009年12期

8 李宗春;李干;张冠宇;李东明;;向家坝升船机工程高精度平面控制网设计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9 ;法尔福钢绳中标世界最大的升船机项目[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11期

10 胡叶斌;;水口升船机系统操作要领分析[J];水利科技;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杰;唐澍;;三峡升船机运动仿真与可视化模拟[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庆奎;;液压技术在现代升船机工程上的应用[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于庆奎;方晓敏;;隔河岩升船机船厢对接锁锭装置设计研究[A];水工机械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7年

4 孙小明;;升船机卷扬提升系统中减速器齿侧间隙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宋一乐;李正农;孟吉复;龚义斌;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6 李正农;宋一乐;龚义斌;孟吉复;赖耀祺;;百色水利枢纽第二级升船机前筒柱部分抗震可靠度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7 宫必宁;;景洪水电站升船机塔楼结构动力分析[A];华东五省振动工程学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8 田力;黄应军;;三峡工程升船机高边坡预锚施工与监测成果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任宝良;;三峡升船机风环境与表面风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10 张树君;;水口升船机主提升拖动系统直流调速控制技术浅析[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施勇峰;三峡工程升船机定型[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武博;国内最大升船机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6年

3 彭华欣;三峡升船机模型通过鉴定[N];中国船舶报;2007年

4 记者 小明邋通讯员 新中;三峡升船机设计通过审查[N];湖北日报;2007年

5 刘敏邋金锋;三峡升船机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记者 小明邋杨麟 通讯员 刘敏 金锋;三峡升船机开工建设[N];湖北日报;2007年

7 杨慎勤;19.8亿投资蠕动 三峡升船机还须怀胎6年[N];中国工业报;2008年

8 杨慎勤;三峡升船机告别“冬眠”[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记者 夏静邋通讯员 郭铁军 彭业华;三峡升船机主体工程在宜昌签约兴建[N];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小明邋特约记者 陈鉴;葛洲坝承建世界最大升船机工程[N];湖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钮新强;三峡升船机结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高建勇;大型升船机塔柱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武滢;大型升船机驱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建模[D];东北大学;2012年

4 李海涛;三峡升船机中的耦合动力学问题[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涂建维;MR阻尼器的研究及其在升船机地震鞭梢效应上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朱仁庆;液体晃荡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D];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涛;三峡升船机传动系统虚拟样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红兵;升船机主拖动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周耀;三峡大坝升船机地震智能控制及螺栓节点刚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郑朝印;升船机监控系统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5 陈莉;升船机结构振动逻辑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邓小山;高耸升船机结构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管桦;某大型升船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阮诗伦;三峡升船机耦合系统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张英;三峡升船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可靠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童奇;三峡升船机适应船型论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8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8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3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