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新型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力学性能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1 08:33
【摘要】:针对当前正交异性桥面板主要存在的两方面问题,即是桥面铺装层的过早破坏和钢板的焊接疲劳开裂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结构形式,其构造方式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顶板、波形钢板和下顶板,波形钢板的波形方向与横桥向一致,各层构件之间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另外用于连接上、下顶板和波形钢板加劲肋的螺栓在上顶板出露3~4cm的长度,通过利用露出的螺栓做剪力键,在钢板和沥青混合料铺装层之间加铺一层水泥基的复合材料铺装层。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新型正交异性桥面板的静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桥面板的整体力学性能和局部力学性能。首先将新型桥面板和传统桥面板的整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新型桥面上顶板在整体荷载作用下挠度绝对值和相对值都有明显的降低,且新型桥结构跨中桥面板顶板的纵横向应力及应力差也较传统桥面板的有明显的减小。然后对两种桥面板的局部力学性能进行比较,主要就四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局部挠度和局部应力进行比较。比较发现,新型桥面板的局部最大挠度和最大拉应力都较传统桥面板的小,且加铺水泥基复合材料铺装层后,其铺装层顶的挠度和拉应力有明显的减小。最后对新型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在保证结构力学性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节省材料的用量。最终确定上、下顶板的厚度为14mm和4mm,波形钢板加劲肋的厚度、高度、波折角和波峰间距分别为6mm、280mm、90°、600mm,横肋的的高度和厚度分别为1400mm和12mm。优化后,整个新型桥面板钢箱梁钢材的用量仅比传统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多用1.6%,但钢桥面顶板的最大挠度和最大横向拉应力均较传统桥面板都有较大的改善。研究表明,该基于波形钢板的新型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在基本保持结构自重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结构自身和桥面铺装层的应力和变形状态,对于延长正交异性桥面板和桥面铺装层的使用寿命效果较好,建议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在类似钢箱梁桥中推广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41;U443.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允士;李法雄;熊锋;周旭东;李卫;;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成因分析及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2 陈斌;邵旭东;曹君辉;;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开裂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12期

3 高博;王俏;王民;黄磊;;国内外典型桥面铺装组合结构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1年02期

4 赵欣欣;刘晓光;张玉玲;;正交异性桥面板设计参数和构造细节的疲劳研究进展[J];钢结构;2010年08期

5 徐伟;张肖宁;涂常卫;;虎门大桥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案研究与工程实施[J];公路;2010年05期

6 李雪连;陈宇亮;周志刚;张起森;;正交异性钢桥面水泥基铺装过渡层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4期

7 刘晓文;张肖宁;;日本TAF环氧沥青混凝土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01期

8 铁忠;;SMA混合料在湿热地区桥面铺装的应用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09年03期

9 资建民;路庆昌;黄贤顺;江滔;;正交异性钢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力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季节,罗晓辉;环氧沥青混凝土在钢桥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晓燕;大跨度钢桥关键构造细节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辜杰凯;超薄沥青混凝土与RPC组合钢桥面铺装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孙旭霞;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构造对铺装的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罗剑;钢混结构混合桥桥面铺装体系受力分析——桃夭门大桥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4 张磊;江阴大桥钢桥面铺装病害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杨吴生;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极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单波;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39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39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